2014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 蓮花手印 全球比一比 文/特約撰述葉月琴 |2014.10.06 語音朗讀 22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比利時圖/記者邱麗玥 印度圖/記者邱麗玥 關島圖/記者邱麗玥 美國圖/記者邱麗玥 智利圖/記者邱麗玥 澳洲圖/記者邱麗玥 菲律賓圖/記者邱麗玥 法國圖/記者邱麗玥 大馬圖/記者邱麗玥 文/特約撰述葉月琴 圖/記者邱麗玥 給人歡喜是緣起 二○○五年,全家搬家到比利時,當時太太提出一個條件,必須幫她找到一處可以禮佛的寺院才行,所以開始親近佛光山比利時的道場;後來我和太太陸續參訪佛光山各國道場,所到之處感受佛光會員處處「給人歡喜」,回國後,我們決定加入會員。目前我幫忙翻譯荷語版《佛光菜根譚》,閱讀星雲大師的書籍,發現佛法就在生活周遭,生活就是「行佛」,這也是我的人生座右銘。 ●安特衛普協會代表 Francis. Van. Sevendonck 我是佛光第三代 記得祖父、父親加入佛光會後,就常帶著我到道場禮佛,從小生長在佛光家庭環境,也時常聽到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的故事,內心對大師相當景仰,自然選擇加入佛光大家庭。我在班加羅爾協會所舉辦的各項活動擔任義工,有許多機會學習不同領域、廣結善緣;這次來到台灣,看到人民生活安定繁榮,我衷心希望印度能早日像台灣一樣幸福。 ●印度班加羅爾協會 Solanki Devrajsinh Sumar 生命有了歸屬感 關島雖然地方不大,不過國際佛光會卻是當地最大的佛教團體,我經常參與關島協會舉辦的慈善活動,看到佛光人散發著善良和慈悲神情,觸動我的內心。不久之前,我加入佛光家庭,感覺多了一份歸屬感;為了第一次來台灣參加世界會員代表大會,特別向公司休假,因為我很珍惜這段因緣,在學佛路上,難得與世界各國的佛光人互相交流、討論佛法,感到好歡喜。 ●關島協會 Ian Edward Mcgonigal 提升社區參與度 加入國際佛光會美國奧斯汀協會,開始跟著道場法師和佛光師兄姐,前往社區舉行各項文化、教育、慈善活動,每一次都會接引不少人進來協會、認識佛光山,同時也提升自己對社區的參與度、對道場的認同感。這次回來參加世界會員大會,接觸、認識許多來自世界不同協會會員,在交流、分享中,獲得許多寶貴經驗,這是參加國際佛光會才能擁有的福利。 ●美奧斯汀協會理事 Joyce A. Meadows 家庭氣氛變和樂 五年前剛加入佛光會,我當時完全不理解佛法,對於國際佛光會的會務更是陌生,隨著參與活動次數增加,每次都帶來心靈成長與寬闊視野,不知不覺融入佛光大家庭,現在有空就會帶著先生和兩個寶貝女兒,參與智利協會的活動,感覺家庭氣氛變得非常和樂融洽,似乎佛光會的活動,成為最佳親子相處時光;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希望幫助更多人加入智利協會。 ●智利協會幹部 Glenda Pamela Hanes Mena 找到人生目標 「吃午餐了沒?」這是二○○七年我採訪星雲大師的時候,大師看到我所說的第一句話,因為我站著等了很久,所以坦承說「沒有」,想不到大師突然拉起我的手,要我先去吃飯,當下感動瞬間湧上心頭。後來我發願「生生世世成為佛教徒」;近十年來,因為我用生命跟隨大師腳步推動人間佛教,也讓我找到人生目標方向,在中天寺服務時時刻刻都心生法喜。 ●澳洲昆士蘭協會理事 Ralph Smith 認同三好、四給 菲律賓是一個天主教國家,我一句中文都不會說,更看不懂星雲大師撰寫的書籍,純粹認同國際佛光會三好、四給的精神,還有廣結善緣與無私分享的理念,因此加入佛光會,我負責國際組,協助接引當地遊客;我真的很喜歡國際佛光會,像是舉辦各種文化、教育和慈善等活動,都很有意義,能夠聚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工作,既能結緣又能種福田,內心真的很喜悅。 ●菲律賓協會 伊莎 跟隨大師行佛 因為看到星雲大師為佛教無私奉獻以及對大眾慈悲關懷,所以我希望加入國際佛光會跟著大師一起行佛;國際佛光會就像一個大家庭,師兄、師姐就像我的兄弟姐妹,年長的菩薩就像我的父母,年紀小的就像我的子女,大家以三好、四給的精神,齊心做義工、辦活動,讓我原本做事暴躁、衝動性格改變很多,生命也變得有意義。 ●大馬東海協會理事曾光輝 喜歡梵唄、誦經 前年,當我首次踏進寺院,馬上就被佛光山法師莊嚴的梵唄唱誦聲吸引,尤其看到信徒在佛前虔誠誦經的背景,讓我無比感動,我好喜歡寺院道場的氛圍,每天都期待能去道場參加法會、誦經祈福。稍早,我曾參加短期出家修道會,體驗僧團生活。在寺院很受到法師和佛光師兄姐照顧,在佛光會這個大家庭,讓我感覺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自在。 ●法國巴黎協會理事 Melody Buhr 前一篇文章 2014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 佛光普照175國 聯合國NGO成員 下一篇文章 2014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 國際佛光會的榮耀 熱門新聞 01陸建匈塞鐵路 塞國段全線通車2025.10.0502全球佛光人 雲端共識和諧和平2025.10.0503埃及熱氣球映門農巨像2025.10.0504菲律賓宿霧強震 佛光人馳援賑災2025.10.0605以愛育才 20教師獲頒星雲教育獎2025.10.0506高市早苗 電視台主播邁向首相寶座2025.10.0507虎頭埤風景區 推動纜車BOT案2025.10.0508心保和尚闡述《八大人覺經》修行是生命最好的投資 2025.10.0509【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52025.10.0510【人間行者心】感恩茶會 一場殊勝的相遇2025.10.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緬懷星雲大師 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245校雲端交流 凝聚三好共識推廣生命教育 林聰明獲特殊貢獻獎西方寺瑜伽課 接引民眾結法緣元宵乞龜 390兩大金龜亮相基督城地震10年 佛光山領眾祈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