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濟
原來,不出主意,不伸手援助,不以自己的經驗去控管他人的決定,不等於冷酷、無情,反而是顯現一個人內在心智的成熟與雙方互信的交流。玫瑰有玫瑰的高貴,百合有百合的聖潔,菊花有菊花的清麗,梅花有梅花的靜幽,花顏不同,四季才增添各色的風姿呀!
前途、成功,怎容許只用頭銜、金錢去丈量?善良、正直、體貼、悲憫、對人好……這些美德的實踐,為自己和世界都帶來幸福與和諧,這些,難道不是我們一致想擁有的美麗光明的社群嗎?
312公路,那裡維族的朋友,被強制撤下面紗,他們身在荒僻的沙丘,貧窮迫使他們的下一代必須到城市尋找求學、就業的機會,活下來,成為他們奮鬥的近程、遠程的目標。
312公路,二○一二年,我走過百分之九十,只差沒進入哈薩克區。一路走來,玄奘、羅什兩位大師的千人萬人道場已成廢墟。四十度高溫的沙丘,我許下誓願,有那麼一天,我會回到這裡,不強迫維族的朋友放棄信仰、拋下面紗,我只想陪著他們讀讀詩歌、說說故事;告訴他們,千佛洞的雕像,是活的,他們身上的血液何其榮耀,這片土地滋養過一個如此俊美偉大的人物:鳩摩羅什大師。
312公路的維族朋友焦慮他們的文化被滅絕,全台灣超過二百萬人,每晚也在努力的想要入眠。去年台灣人吃掉了三億二千七百萬顆安眠藥,每顆藥一字排開,總長度三百二十七公里,相當於從中山高基隆到台南了。台灣的同胞奔波在327失眠的公路,遙遠的維族朋友在寸草不生的312公路,探尋一處有著人權、自由的綠洲。
禪門的生活學:「飢時飯時,睏時眠去」,在這個變化、複雜的世代,值得人們回過頭,重新檢視你為何奔走在這條公路上?「所為何來?」不是玄談的公案,而是深刻的審視、觀照,覺察存在的意義、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