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縣某國小級任導師,因學生說謊、缺交家庭聯絡簿,氣憤之下,竟脫口對學生說:「你不如去死!」該名學生隔天竟帶著水果刀,在班上同學的面前要割腕自殺,震驚社會,這也給老師一個警惕,惡言傷人有時比體罰更可怕。
老師是學校教育的主角,不但要教導學生知識,還應傳授做人處世的道理,更要「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榜樣,口語表達的說話也是其中之一。但據個人的經驗及媒體民調的結果,都顯示老師的語言暴力非常普遍,罵學生「白癡」、「沒路用」、「笨得像豬」、「去死算了」、「神經病」、「無藥可救」等,都是老師責罵學生的常用語,甚至少數老師還把罵人的話整天掛在嘴邊,幾乎成為習慣性的口頭禪,不但傷害學生很深,也代表老師的愛心不夠、耐心不足,及內缺專業素養,值得老師和主管當局留意、警惕。
我們常說老師是學生在學校的父母,老師要當學生的朋友、貴人,如果連孩子說謊、缺交聯絡簿,老師都不能心平氣和地耐心開導、教導,卻反而用嘲諷、謾罵的口氣要學生「不如去死」,這樣的老師有何資格可作為孩子的師長、貴人?
老師對學生的影響相當深遠,特別是在基礎教育的國小階段,老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日後的行為,更具有關鍵的影響力,老師應該謹言慎行,「作之親,作之師」,用父母的愛心愛學生,用菩薩的智慧教導學生,更要以作為成為學生的好榜樣,不僅不能體罰,更不能有語言暴力。
法律明令規範「零體罰」,但老師語言暴力氾濫的情況,比體罰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是包括老師在內都不太留意與重視,其實冷言冷語、惡言惡語比體罰更可怕,教育主管當局應明快頒布禁止令,學校老師們應該留意,免得傷害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