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殤鐘樓 演人性悲歌

郭士榛 |2014.10.02
1626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士榛上海報導】法國的《鐘樓怪人》搬至中國,採京劇西皮二黃形式演出,會呈現什麼樣的戲劇效果?昨日在上海逸夫舞台演出雨果名著《鐘樓怪人》改編的京劇《情殤鐘樓》,舞台上梅派青衣史依弘著一身火紅衣,化身吉普賽女郎,開場一段熱烈的鬥牛舞帶動氣氛。《情殤鐘樓》十一月四日台北國家劇院首演。

上海京劇院二○○八年推出「跨文化京劇」,大刀闊斧改編雨果名劇《巴黎聖母院》,後又改名《情殤鐘樓》,由上海京劇院梅派青衣史依弘扮演女主角艾麗雅,跨文化演繹人性悲歌。

「不是安靜的青衣」史依弘,劇中她不只融會京劇中青衣、花旦、花衫等不同行當的唱念與身段,還融合了鬥牛舞、吉普賽舞。史依弘說:「艾麗雅既現代又古典,充滿熱情卻又渴望被理解,傳統京劇對女性的刻畫從來沒有這麼強烈,對京劇演員確實是一大挑戰。」

《情殤鐘樓》描述異族少女艾麗雅來到純樸古城,心存歹念的族長指使貌醜心善的醜奴劫持,中途為將軍天昊所救,四男為爭搶一女而勾心鬥角,艾麗雅身陷桃色風暴,性命垂危。

史依弘表示,《情殤鐘樓》是齣彰顯美與醜、惡與善的對比戲,在錯愛中揭露人性,戲的結構非常適合編排成京劇,新戲需要和時代結合,就是齣好京劇。史依弘說:「京劇是含、收、內斂的,艾麗雅卻是放的,要恰如其分讓觀眾覺得這是京劇,這是最難的地方。」

「第四屆海派文化藝術節」十一月將在台灣登場,上海京劇院、滬劇院、越劇院、昆劇團接力來台,名角雲集,演出創新京劇《情殤鐘樓》、滬劇《雷雨》、越劇《玉卿嫂》,以及多齣經典好戲。四大劇團十一月三至十六日輪番登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