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工作忙碌,常常精疲力竭,雖盡可能自己烹煮在家「內食」,但每周難免搭配一兩餐「外食」,讓自己稍加喘息,也給老公和孩子嘗點新鮮。
外頭餐館、小吃到處林立,種類琳瑯滿目,口味五花八門,看似可以多樣化選擇,但因食安頻出狀況,連餐飲模範生及資優老店也不能倖免,讓我們猶豫不決,只能更加謹慎。
剛開始我們會找門庭若市,需「排隊」等候的店家,理由不外東西好吃,更多人背書。
但疑神疑鬼的老公顯然很不放心,他認為衛生的基本表象,廚房應是重點。
附近有家生意興隆的平價餐館,人潮絡繹不絕,外觀整齊乾淨,看不出瑕疵。
有次老公假藉上洗手間,故意到廚房一窺究竟,差點讓他反胃。他說廚師和雜工穿拖鞋或穿背心,有人刁香菸及嚼檳榔,裡外判若兩個世界。
從此以後,每到一家餐飲店,老公都會深入客人看不到的另一面—─「廚房」。只要發現環境或人員有不潔淨疑慮,就一律拒絕往來。
查證基本的環境清潔,雖然有點龜毛,卻食得比較安心。
亞秀(台北市/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