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名焉隨想錄】寫實繪畫的文藝復興(1) 文與圖/陳名能 |2014.09.30 語音朗讀 163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Sasha速寫 〈青花瓷〉各物件的質感和色彩表現精準,它們彼此間的對比和互動就更引人入勝。 〈花開富貴.馬到成功〉 文與圖/陳名能 當代寫實繪畫大師冉茂芹將目前的繪畫形式,分成寫實、表現、抽象以及觀念繪畫﹙或藝術﹚四種分流。這樣的分類,不僅有助於對當下多元混雜的藝術現象的釐清,在我追隨冉老師探究寫實繪畫迷人的世界時,以此為出發點,往上下左右探討,更能得到許多的反省與啟發。 從歷史上說,西方的「古典繪畫」幾乎就是「寫實繪畫」的同義字;現代主義出現以後,「寫實」成了落伍的代名詞了,似乎不搞點「表現」、「抽象」就跟不上時代和流行。同時一般將「寫實繪畫」的沒落,歸罪於照相術的發明。 其實未必如此。我們只要比較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之間的關係,就知道它們雖無法歸罪於照相術或其他類似因素,但它們改變或發展的軌跡及時間,與繪畫何其雷同與重疊?這也許是人類文化歷程上的宿命,是「應然」,而不是「偶然」。 如果以幾乎同步發生的人類的經濟活動比較,就更有趣了!我們由農業經濟轉為工業經濟,其間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劇烈鬥爭,不到一百年,共產主義終於垮了。 而不久之後的現在,資本主義似乎也要破產了。所謂工業經濟其實也堂堂邁進了資訊經濟的時代,數位文化正方興未艾,我們可以在四大分類後,或許該加上一個「數位藝術」了。 寫實、表現、抽象及觀念這四個繪畫的分類,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的整理歸類。 我們可以將「寫實繪畫」獨為一類,將表現、抽象和觀念三者歸為「非寫實繪畫」,前者是古典的,後者是現代的;我們也可以將寫實、表現和抽象歸為「有形(有框)繪畫」,將觀念藝術獨為「非形(無框)繪畫」;更有意義的歸類是,將寫實、表現歸為「有象繪畫」,將抽象、觀念歸為「無象繪畫」。 象,在這裡指的是自然界的一切──人、地、物。繪形摹寫是人類生物性需求之外的本能或衝動,在有人類的地方,我們就看見繪形摹寫的蹤跡;但在所有人類文明中,似乎只有西方古典繪畫和雕塑,是以客觀精確的再現自然的人、地、物為目標的,其他文明的繪畫和雕塑,都呈現出強烈的主觀風格而誇張變形。 冉老師說「寫實」在於精確,「表現」則要求誇張變形。前面將表現繪畫歸為非寫實繪畫,說是「現代」的,這是從「西方」美術史的觀點來看的。若從世界美術史的觀點來看時,表現的精神,在中國商代的銅器或遠古非洲土著的塗鴉上,早就「表現」無遺了。 前一篇文章 【網路佳言】 喜歡不喜歡都好 下一篇文章 【參禪參纏】借睡一下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書藝心語】鑽石的石【寰宇采風】多元融合的諾曼王宮 【遺澤流風】 碧霞宮與岳飛信仰【近未來之形:2025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 青藝之光 作者其他文章兩幅石膏像素描【無能名焉】 當觀瀑莊遇上落水莊(下)【無能名焉隨想錄】 美麗工程的盛典(下)【無能名焉隨想錄】 美麗工程的盛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