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研發「掌上型非破壞糖度計」,不用挖出果肉就可測試糖度,準確度高,經濟又方便。圖/記者羅智華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果實甜度往往影響售價高低,因此果農採收時都會進行糖度檢測,但傳統測糖方式須挖出果肉檢測,容易因取樣誤差而造成甜度落差,為此,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特別研發「掌上型非破壞糖度計」,不但不用挖出果肉,且準確度高,經濟又方便。
桃園農改場副研究員李汪盛表示,傳統水果糖度檢測方式須破壞水果進行榨汁,然後將果汁滴入屈折計中來測量水果糖度高低,但此種測量方法,必須挖出果肉來榨汁,所以只能抽測,容易因為取樣誤差造成糖度測量落差,農改場想方設法,希望能突破傳統瓶頸,因而研發出以近紅外線進行檢測的掌上型非破壞糖計。
李汪盛解釋,由於不同甜度的水果,所吸收的近紅外線波長量亦不相同,研究人員可藉此差異來檢測水果糖度高低,農改場接下來計畫進行技術移轉,讓「掌上型非破壞糖度計」研發成果普及化。
這項農業新科技將於本周五在圓山花博園區爭豔館登場的農委會「二○一四農產品特展」中展出,農糧署長李蒼郎表示,為了讓民眾吃得安心,農委會以「鮮享在地、農騰台灣」為主題,集結各縣市產區舉辦農產品特展,將優質蔬果、雜糧、茶葉、咖啡等各式農產品齊聚一堂,現場除規畫「有機生活」、「台灣優糧」、「幸福來找台灣茶」等十大主圖展示區外,還能看到用米做成的冰淇淋與米泡麵。特展資訊可上活動網站查詢,網址為http://www.videoland.com.tw/event/2014Taiwan-Agri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