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動風潮 認識佛教故事

 |2014.09.27
91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一千多年前的三位得道高僧隨著習近平的演說,引起陸媒的關注,中新社為讀者撰寫了一篇玄奘、迦葉摩騰、竺法蘭故事。

報導中說,西元六十四年的某一天,漢明帝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金身之人在他的皇宮中遊戲飛行,發出耀眼的光芒。第二天,漢明帝讓王公大臣圓夢。其中一位消息靈通、知識豐富的大臣奏道:「西方有一位人人拜敬的佛,不知陛下所夢之物是否就是佛像。」漢明帝聽了以後,深覺有理,於是即派十八人前往西方取經。三年後,他們在今阿富汗北部遇到東來傳教的印度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於是一起將佛像經卷用白馬馱至洛陽。漢明帝見了佛像及佛教典籍,並聽了兩位佛僧的說教後,心中十分高興,便專門為兩位高僧興建了位於河南洛陽的「白馬寺」。迦葉摩騰、竺法蘭在寺中逗留了很長時間,並將小乘佛教的經典《四十二章經》譯成漢文。

此後又過了五百三十三年,玄奘出生,自幼即對經書表現出較高悟性,十三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貞觀三年(西元六百二十九年),二十九歲的玄奘離長安前往天竺(今印度)遊學求法,途經中亞等地,歷盡艱險,在佛學中心那爛陀寺從戒賢學佛五年多。由於學識出眾,精通五十部經律論,獲得佛教「三藏法師」的崇高地位。

貞觀十九年(西元六百四十五年),回到長安,其輾轉往返十七年,行程數萬里,經歷一百二十八國,帶回大小乘經律論共六百五十七部及佛像、舍利等,以十九年時間譯出佛經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還創立了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法相宗,其弟子千餘人,其中有不少朝鮮、日本等國的入唐學問僧。

玄奘回長安後,應唐太宗的要求,撰寫了一部介紹西域各地政治經濟文化和山川地理的著作《大唐西域記》,該書的科學性與準確性得到近代科學家多次驗證。印度考古學家依據玄奘所記的路程與方位,先後找到並發掘出幾十處古城、古建築遺址。近代探險家斯坦因重走了一遍玄奘從瓜州到伊吾的沙漠途徑,發現玄奘記下的里程十分準確。

報導中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依據玄奘西遊寫成了《西遊記》,有一種說法,書中另外兩個人物豬八戒、沙和尚的原型就是迦葉摩騰、竺法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