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吳思華日前表示,大學現有一百六十二所,應減至一百所以下。
辦學不彰的大學院校在市場機制的運作之下,時機一到自然就會退場,該留下多少學校,恐怕並不是多數民眾關心的議題,與一般民眾較切身相關的,反倒是家中的孩子會不會誤踩地雷,選讀了經營不善的大學院校,而面臨無書可讀的窘境。
值此之故,教育部應設立預警機制,即早將各大學院校的逐年招生狀況透明化,並建置資料查詢網站,讓要就讀大專院校的學生有參考的數據,將可能遭受的衝擊減至最低。
大學院校退場是教育部將面對的燙手山芋,期盼教育部能做好準備,讓受波及的範圍減至最低。
李悅(嘉義市/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