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黃明勝作品〈心經〉、(右上)林旺錢作品〈禪定雙修〉。圖/記者林洛瀅
(上)黃明勝作品〈心經〉、(右上)林旺錢作品〈禪定雙修〉。圖/記者林洛瀅
【記者林洛瀅台北報導】國內知名水墨書畫家林旺錢、黃明勝、陳金海共同舉辦「觀心自在書畫聯展」,一百二十五幅畫作各有特色,以筆墨、色彩線條展現學佛體悟,尤其黃明勝耗時二十年自創「書畫體」,更是風格獨樹一格。目前於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美齡藝廊展出,展期至二十九日。
書法入佛 感化大眾
自稱「哈佛家族」的林旺錢,不僅喜歡多方嘗試,更發願以書法感化大眾。他說,美國有哈佛大學,年輕人喜歡哈日、哈韓,而他的哈佛是指阿彌陀佛,相信「佛心就是吾心」,透過藝術美感,引導大眾願意欣賞,並且有警示作用或啟發學佛動機,以信願行投入佛教,學習佛陀的慈悲。
翻開林旺錢手中一本小冊子,每一頁是他閱讀佛教相關書籍所摘錄佳句,例如:他最喜歡的句子〈遠離塵垢,借假修真〉,或是〈信佛拜佛不如學佛〉等,尤其〈慈悲喜捨〉以正反兩面如同陰陽雕刻工法,表達「大慈無悔、大悲無願、大捨無求」精神。
「願佛法內涵透過書法烙印在大眾心中,進而深受啟發,學習佛陀的慈悲。」林旺錢說,其實學佛與寫書法的道理相通,都是學習去除我執,讓心念反璞歸真。揮毫前,心中先構圖字體、顏色,而小冊子裡面的佳句,將以行楷、隸書、POP美工字體、印模字體呈現,「從藝術美感突顯字句意涵,簡單一句話,自然一目了然。」
自心本性 體現美感
黃明勝有書法鬼才之稱,曾受日本知名漫畫家井上雄彥指定為作品〈浪人劍客〉台灣中文版封面提字。他說,從小喜歡書法,直到三十歲而全心投入,看過各家書法大師與古人字帖,發現即使世界不斷改變,書法的字體彷彿停留數千年時代,未曾創新。
「以自心本性所寫的書法字體,才是我心中最美境界。」黃明勝說,堅信書法應該有個時代的美感,他未曾臨帖、拜師,透過抄經、禪修摸索二十年,自創「書畫體」,亦因為抄經逐漸踏入佛門,在佛法中找尋書法至高無上的美學,強調「美」沒有定義,大家看了喜歡最重要。
黃明勝以金色與金白色交替撰寫的兩幅〈心經〉作品,將《心經》二百六十字構成六層同心圓,完整地圍繞著觀世音菩薩,彷彿綻放佛光,普照十方法界。他說,展出兩幅〈心經〉的構圖形態,之前也有人寫過相同模式,卻因為字數無法整除,導致最內圈經文難以構成一個圓,可是很少人會想到,只要加入《心經》經體就能解決,亦反映思惟事情不要執著一個面向,跳出框架反而有不同收獲。
此外,擅長書畫山水與花鳥的陳金海,他筆下的雲霧變化,可喻為「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共山高下」意境,無論是秀峰流雲,風起雲湧、雲湧而山動、雲繞奇峰,使山色更加神奇。
三位書畫家不同創作組合,藝術呈現怡然自得、純真鮮活的美麗意境。詳情請上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網站,網址:http://www.cksmh.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