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偏鄉地區的孩子,也是台灣的孩子,他們也想翻身!」教育部長吳思華上任甫滿一個月,昨天首度下鄉屏東參訪五所國、高中職,以及聆聽十二所屏東地區學校簡報。吳思華鼓勵偏鄉地區發展特色課程,聯結在地,才能成為真正全國唯一特色,且要加強外語技能,就能讓偏鄉孩子站上全世界。
十二年國教今年上路,屢遭社會抨擊。吳思華表示,教改不只是改革考試入學制度,更重要的是教學現場的改革,看到偏鄉地區國高中推動多元學習,以及發展特色課程,就是實施十二年國教的目的,讓所有孩子面對未來有更多元的可能性。
對於台北市、台中市決定明年不辦特招,但台南市昨天宣布續辦特招,留特招一條活路。吳思華說,肯定台南市的做法,有特色的高中,就應該「勇敢」辦有特色的招生。部分明星高中明年取消特招,是因為準備不及,可考慮一○五學年度小班特色招生。
他說,「明星高中應該勇敢告訴社會,有什麼特色課程?要招收什麼樣的學生?這樣才能針對特色課程,招收到適合的學生。」
吳思華表示,十二年國教的精神是「先免後特」,免試是為培養五育均衡的學生;至於特招並非「第二次考試」,特招的目的是希望招收有特殊傾向的學生。
他強調,特招不一定是挑選學科成績最優秀的學生,就像屏東地區的學校,讓孩子在國中時期探索自己的興趣,學科分數不是決定孩子未來的唯一標準。
此外,教育部國教署長吳清山表示,教育部不會逼迫師大附中、政大附中等國立高中續辦特招,但對於政大附中想在國中教育會考結束後馬上辦特招,他則強調不可行。
吳清山說,考生一定要拿到會考成績單後,才能決定是否要考特招,因此,不能考完會考後,馬上辦特招。對於想辦特招的學校,教育部也會適度補助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