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匡天龍
˙有個老人愛清靜,可附近常有成群的小孩玩鬧,吵得他不得安寧。於是他把小孩召集過來,說:「我這很冷清,謝謝你們讓這裡更熱鬧,說完每人發三顆糖。」
孩子們很開心,天天來玩。幾天後,每人只給二顆,再後來給一顆,最後就不給了。孩子們生氣地說:「以後再也不來這給你熱鬧了!」老人清靜了。
思維:抓住人性的弱點,無事不成。
˙一隻烏鴉在飛行的途中碰到要回家的鴿子。鴿子問:你要飛到哪?烏鴉說:其實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聲不好,所以我想離開。
鴿子告訴烏鴉:別白費力氣了!如果你不改變聲音,飛到哪都不會受歡迎的。
思維:如果你希望一切都能夠得更加美好,就從改變自己開始。
˙人騎自行車,兩腳使勁踩一小時,只能跑十公里左右;人開汽車,一腳輕踏油門一小時,能跑一百公里;人坐高鐵,閉上眼睛一小時,也能跑三百公里;人乘飛機,吃著美味一小時,能跑一千公里。
思維:人還是那個人, 同樣的努力,不一樣的平台和載體,結果就不一樣了。
˙夜市有兩個賣麵線攤位。攤位相鄰、座位相同。一年後,甲賺錢買了房子,乙仍無力購屋。為何?原來,乙攤位生意雖好,但剛煮的麵線很燙,顧客要十五分鐘吃一碗;而甲攤位,把煮好的麵線在冰水裡泡三十秒再端給顧客,溫度剛好。
思維:多為客戶節省時間,錢才能進來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