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氣爆後,許多台積電義工穿梭災區協助修繕,金額超過七千萬元,其中半數由台積電協力廠商共襄盛舉,另一半由台積電捐出二千萬元,與及透過公益平台,兩周內員工捐出一千五百萬元,讓災民感動不已,在牆上掛滿紅布條表達感謝。
台積電資深副總何麗梅透露,「台積 i 公益」平台創意,來自一名工程師寫給她一封信,提及「有時捐款不知道錢流向何處」,希望創建公益平台,凝聚力量,發揮更大影響力。
平台成立第一個援助案例,請同仁捐出一百元小額捐款,為弱勢團體購買票券,參觀市博館,七分鐘就認捐一空,募得四萬元,獲得不少鼓舞。
台積電董事長夫人張淑芬與同仁在高雄氣爆發生後,前往現場看過後,決定透過協力廠商建廠專長,為災民修便橋、搭建圍籬、修繕房屋,二十四小時內啟動「台積 i 公益」募得五百萬元,同仁爭先恐後發揮愛心,為災區盡心力。
「台積 i 公益」平台還為新竹市成德高中棒球隊募款捐車,當留言「棒球路上有您的陪伴不孤獨!」貼出時,回響同樣熱烈,成德高中棒球隊獲得捐贈三輛九人座交通車,棒球小將樂翻了,自製標語,表達心中感謝。
以往有許多捐款做公益失敗的案例,問題出在資訊不夠透明,使心存不軌者「渾水摸魚」,公信力盡失,也使熱心人裹足不前,美意無存。
「台積 i 公益」平台資訊透明化,隨時在網站公布捐款數字、援助災民項目及進度,且劍及履及,及時掌握行動、監督。容易獲得回響,按讚相挺。
台灣有不少大企業或熱心人,有意奉獻心力,但有「使不上力」的無奈,一方面不知要透過什麼管道,一方面擔心捐款下落不明。
有了具公信力的公益平台,一目了然,可建立企業帶動社會救助力量的機制,也可凝聚小資的熱情與心力,幫助急助弱小,公益平台如能大力推展,是社會之幸,也是大眾之福!
凡夫(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