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如言
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世間萬物舉事無常,追求生命永駐,人人嚮往。
文/如言
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世間萬物舉事無常,追求生命永駐,人人嚮往。但這世間,誰能無死?無病?無煩惱?世人若能體悟「緣起緣滅」的真理性,慎勿放逸、怠慢,而枉費此生具備的福德資糧,來世又帶著不同的業力載浮載沉,於生死中輪迴不已。
曾任市立陽明醫院中醫脊椎矯正師李柏蒼,在生命過程中,曾患得嚴重性椎間盤突出疾病,歷經多年病痛纏身,對生命不放棄、四處求醫的他,中西醫等各項民俗療法,無不嘗試過,然而醫生依然判定他將終身以輪椅代步,這頓時成為家人及自己本身無法接受的噩耗。
正值人生三十而立時,陷入如地獄般痛苦的困境。逆境來時順境因,幸而全家篤信佛教,父親李正明用堅定的信仰發願終身茹素,諸佛菩薩不捨眾生苦,在偶然因緣際會下,奇蹟出現,李柏蒼在報章雜誌裡發現日本山崎療法介紹,結合美日脊椎矯正法,透過神經科學儀器檢測脊椎錯位情形,因此便在父母陪同下尋醫就診,數年後,得以康復,至今他仍定期檢查讓脊椎活動力維持良好狀態。
他因受此療法得救而遠赴美國、日本研究脊椎神經科學矯正療法,學有所成後,回到台灣在台北松山繁華都市一角,設立脊椎神經科學研究整復中心,以至善的醫德、敬業的精神利益他人。
經云:「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以李正明為例,因信仰的力量化凡為聖。而當李柏蒼面對人生艱熬困頓時,幸遇貴人相助,產生對生命的熱愛進而活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更以慈心願力、虔誠之心護持佛法僧三寶,舒光破暗,乃「入佛知見,法水流心」。
冀望人人不貪著名利,具菩薩性格發大願心,以毅力不拔的信仰精神,普利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