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環保,行天宮昨天表示,明起不再設置大香爐和供桌,民眾以雙手合十取代線香即可,也無須準備供品。圖/資料照片
為落實環保,行天宮昨天表示,明起不再設置大香爐和供桌,民眾以雙手合十取代線香即可,也無須準備供品。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為節約資源、落實環保,台北行天宮昨天表示,二十六日起不再設置大香爐和供桌,鼓勵信眾以道德敬神,民眾若要前往敬拜,以雙手合十取代線香即可,也無須再準備供品,但收驚婆婆還是會拿香收驚。
行天宮宣布從明天開始,將撤除台北本宮、北投分宮、三峽分宮的金爐及供桌。行天宮執事李楚華表示,行天宮建廟以來,就秉持著心香敬神的理念,並推動不燒金紙,十多年前也將香爐數量減少到兩個,但每年有近六百萬人次前往參拜,即使減少燃香量還是引發附近居民及信眾不舒服,香內參雜許多化學成分,燃燒後恐影響民眾健康,因此經過兩年討論,並向恩主公請示後,決定撤除香爐及供桌。
除了不須再燒香、準備供品,傳統到行天宮參與祭元辰、祭關限、掩魂及祭星等祭解,須準備米糕、龍眼,未來也無須準備,行天宮會主動替參加掩魂的信眾準備福壽糕及龍眼。
行天宮下達「禁香」令後,不少網友大讚先進又環保,還有人建議可以考慮建立App,以後收驚、參拜更環保;但也有網友提出「禁香」的舉動,對老一輩的傳統觀念會產生很大衝擊,也擔心在行天宮附近賣花、米糕及線香的阿婆要失業了。
對此,李楚華表示,行天宮最著名的小米糕,由於近年來民眾健康意識抬頭,擔心米糕有防腐劑,常參拜後把米糕留在宮內,每天留下數百個米糕,最後都當作廚餘回收,為了避免浪費,這次也一併取消米糕敬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