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高雄市立民生醫院,因在衛生署新制醫院評鑑的六十四家醫院中排名第五十四,健保局以公文通知處以三年「申報點值降級」,門診掛號費加上自負額,將從目前的收兩百九十元,驟降到一百三十元,等於是由「區域醫院」降級至「地區醫院」,院方認為會使經營雪上加霜,可能危及醫療品質,甚至導致關門倒閉。
高雄市衛生局因此事件,有意調漲市立醫院的掛號費,由現行的五十元漲到八十元,名義是考量市醫的「經營成本」,若不漲價勢必難以在健保制度下生存。
筆者看到這則新聞,覺得政府官員和市立醫院的公務員,還是無法擺脫「以民為壑」的心態,總以為以行政命令方式規避議會審核,就可名正言順的漲價。
同樣是在經營醫院,為何民營的某綜合醫院名列優等,民生醫院卻是第五十四名?高市衛生局身負市醫的監督輔導責任,卻不思檢討改進,反把腦筋動到調漲掛號費上,把遭降級的損失由就診市民共同承擔,真是沒有擔當到了極點。
其實像高市的衛生局欲調漲掛號費的作法,國內的部分公立醫院也有,是否允當有待商榷,因為連國營事業都有民營化的構想,此乃大勢所趨,經營者心態須調整,應思如何提升醫療品質,拋開公營的保護傘,讓市場機制決定優勝劣敗,才是正途,否則病患自然會選擇優良的民營醫院就診,公立醫院照樣收不到錢,情況反而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