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典名畫》 新色彩向度的畫家霍克尼—模特兒與未完成的自畫像

嘯鯤 |2007.01.18
944觀看次
字級


在前一個世紀中的西洋繪畫中,我們很難看到由塑膠、壓克力、聚脂纖維等所生產的內容和題裁,雖然光與影是十九世紀末及二十世紀初,經由印象主義畫家們努力經營與表現的重要媒介和視覺要素,但充其量,只能是當時代的產物,包括木頭,木製家具、漆面或壁紙牆壁、瓷磚、玻璃等,其經過戶外陽光或室內人造光,所反射或折射出的色彩情境,多半比較趨向於自然平穩。

雖然,印象派畫家們所經營出的色彩光影的情境,無論室內或戶外,都要較先前的古典或寫實主義,乃至於浪漫主義等畫派,更為鮮明透麗,但是事隔近百年,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現代建築與景觀,乃至於室內設計的建材,幾乎完全更新,特別是塑膠製品大量生產,及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各類化學建材的發明與使用。

實際上,這種因新建材的表面光澤增強,使得反射光增高、透明感突出,包括玻璃幃幕牆、大理石、高彩度的瓷磚,及塑膠或壓克力窗條、布幕等,不自覺地改變了人們的視覺經驗,而畫家處於這種新工業革命現代化的環境中,也不得不受到影響,作品之彩度、明度昇高,色相數量增加,繪畫的視覺經驗完全迥異於昔日以往。

就色彩的歷史發展而言,二十世紀末葉,是一個全新的視覺經驗,也是一種色彩文化的歷史高峰。

大衛‧霍克尼(Davia Hockney)正是這個新色彩視覺經驗畫風的少數幾位巨匠之一,「模特兒與未完成的自畫像」更是這種新工業文明、新視覺經驗、新色彩向度的典型代表。

霍克尼畫中,包括模特兒及畫家本人為「人物」題裁外,餘皆為常見的新工業文明塑膠感充斥的室內家具,包括模特兒的睡衣、布簾、花、花瓶、貝殼紋飾的桌子、桌子上的透明玻璃、地毯、木製隔板等等,都透發著一種只有二十世紀末才有的特殊的光的質地、特殊的光的視覺經驗;它清晰、透明、華麗、高彩、新鮮、淨潔、理性、秩序、澄澈、及明亮等集合而成的特殊況味,應該說是色彩光影繪圖歷史的第一次經驗。

霍克尼憑藉他個人敏銳的嗅覺和高度的繪圖技巧,重現這種新工業文明的色彩氛圍,而且經過他巧妙的超現實構思,將這種視覺經驗賦諸一種全新的審美觀。

第一流的藝術創作,永遠是時代的先知,所謂「與時俱進」、「與時同步」,在每一個時代的大師偉大的巨作中,都能找到這種特徵,但霍克尼的「塑膠感」畫作特質,不只是「與時俱進」,它同時參透著精神性的光耀。

一閃一閃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