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高雄氣爆事件凸顯石化管線管理問題,新任經濟部長杜紫軍昨天表示,三個月內會清查完成高雄地區石化管線。另外,雄檢昨也切割和開挖疑為肇事的榮化管線和箱涵,追查是否有市府人員涉及登載不實或圖利等刑責。
杜紫軍說,清查工作主要依高雄石化工廠及管線數量評估清查完成的時間,希望每周進行一次工廠盤查,每次約需二天時間。除了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還會邀請學者專家提供建議並討論,包括保養注意事項、管線是否已到汰換年齡等,希望三個月內督導及檢視完高雄地區所有有石化管線的廠商。
清查完成石化管線後,未來是否不會再發生氣爆?杜紫軍指出,目前僅能從制度和檢驗方面確保管線安全,但許多管線洩漏往往還會因外部施工不慎引起,施工單位一定要通知管線所有人到現場指認管線位置,唯有落實這項作法,才能確保管線安全。
在法律責任方面,雄檢表示,昨天將全案從「他」字案簽分為「偵」字案,以被告身分傳訊氣爆當天負責輸送作業的榮化及華運公司七人。
雄檢並裁切箱涵外埋在土壤內約二公尺的石化管線,用以與已送驗的破洞管線比較,了解在土壤內的管線與在箱涵內暴露在水氣中的管線,兩者的氧化鏽蝕程度差異,釐清是先有管線,或者先有箱涵,以追查承辦公務員在箱涵與石化管線設置過程有無缺失,以及是否涉及公務員登載不實或圖利等刑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