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苗栗訊】苗栗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獲文建會指定為無形文化資產,五名「藝生」參加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客家八音傳習計畫」,經過四年淬鍊,昨天由文化部頒發結業證書。
「陳家班北管八音團」的第五代傳人鄭榮興,也是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的團長。鄭榮興出身傳統客家戲曲家庭,耳濡目染,奠定良好戲曲、音樂基礎,積極培育客家戲曲新秀。
「陳家班北管八音團」四年前大規模招考有國樂相關背景的團員,參加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客家八音傳習計畫」,蔡晏榕、張士峰、胡茂松、吳岳庭及陳慧芩等五成員接受訓練。連續四年,每周在謝顯魁、羅時星、胡煥祥及鄭榮興等老藝師指導下,學習傳統技藝與表演經驗。
鄭榮興說,近年來客家八音受到採茶戲、亂彈戲、歌仔戲等戲曲影響,在編制、曲目及樂戲上都有巨大改變。五名表演新秀搭配客家祭典儀式伴奏,除提升個人樂器基本功外,更透過老藝師「原汁原味」傳授客家八音的演奏韻味及風格。
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昨日聆聽演奏後,現場頒發結業證書給五名「藝生」,對計畫成果頗為滿意,也大力讚揚鄭榮興對傳統戲曲的付出。施國隆指出,客家傳統戲曲傳承不易,北管八音的「藝生」歷經「世代斷層」,得靠努力不懈的培植、深耕,才能讓產業重現生機。
昨日新選出七名「新秀」,即日起展開為期四年的「客家八音傳習計畫」。鄭榮興說,傳統客家戲曲保存了客家語言、文化之美,藉文化部傳習計畫除「尋覓」新秀,也能發揚客家戲曲產業,讓「傳承」之路走得更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