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人節 金門拜七娘媽 手工七娘亭漸失傳

 |2014.07.29
2560觀看次
字級

【本報金門訊】周六就是七夕,每到這天,金門家家戶戶都會祭拜「七娘媽」,而「七娘亭」就是必備的祀品之一,隨著大量印刷品的風行,手工「七娘亭」逐漸式微,縣府積極推廣七娘媽習俗及七娘亭製作班,盼大家重視傳統技藝。

「七夕祭拜七娘媽的習俗,早在東漢時期就有了,現如今較盛行於閩南地區與台灣中南部。」金門民俗專家林金榮表示,「七娘媽生」就是俗稱的「七仙女」生日,相傳小孩出生後,就是七娘媽的「契子」,一直受到祂的保佑,直到十六歲成年;而每年逢「七娘媽生」時,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祭品,包括麵線、油飯、芋頭、胭脂花、豆乾等物品來祭拜「契母」,祈求七娘媽保佑小孩平安長大。

「以前阿公幾乎都會做七娘亭!」林金榮回憶,小時候鄉下的長輩都會塗紙、削竹片自製七娘亭,若有多做的,還會扛在城區去販售,所以以前的七娘亭風格變化多,時有手藝精良作品,讓人眼睛一亮。

有著三十多年製作七娘亭技藝的老師傅張延華指出,七娘亭的材料不貴,也很好取得,但是蠻「厚工」,需用竹枝編出壇架模型,再以彩紙黏出五彩花壇,並裝上黏土製成七仙女頭部,裹以色紙摺成的天衣裝飾,需二、三小時才能製作完成。

隨著工業時代來臨,現在純手工的七娘亭愈來愈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印刷的七娘亭,所以也愈來愈沒有節日的感覺,金門縣文化局希大家多重視這項傳統技藝,不要讓這項技藝沒落失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