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保官柯美琴(右)表示,「不是價格高就沒問題」。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炎炎夏日,很多人會買涼蓆製品消暑,但小心買到含有致癌物質的涼蓆。行政院消保處首次抽查市售涼蓆,今天公布結果,品質檢測有近3成不合格,甲醛最高超標14.9倍、塑化劑最高超標10倍,接觸人體恐有致癌危機。
消保處今年5月在全台各地商場、寢具店、網路商城隨機購買38件涼蓆,針對涼蓆中的甲醛、二氧化硫、過氧化氫及8種塑化劑進行檢測,其中,二氧化硫及過氧化氫全數過關,但甲醛過量情況嚴重,38件就有9件超標,1件塑化劑超標,商品已要求下架,並限期改正。
另也針對標示做抽查,38件中僅7件符合規定,主要是沒有標示產地、製造商或是製造日期。對於標示有問題的涼蓆製品,已請地方縣市政府查處,要求限期改正。
消保官表示,甲醛除了會刺激呼吸道、容易引發過敏之外,也被世衛組織列為1級致癌物,和肺癌、鼻咽癌等多種癌症可能有關。至於塑化劑,最新研究也會增加乳癌發生率。消保官建議民眾選購涼蓆應先注意「是否有完整標示」,如果發現刺鼻氣味,可能含有甲醛,新買來的涼蓆可多擦洗幾次,並在太陽下曝曬數小時,降低甲醛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