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淑芬
我喜歡買菜做飯,尤其在忙碌了一段時間之後,特別喜歡在菜市場裡閒逛,看看大家大聲吆喝充滿活力的身影。菜市場裡雖然人多擁擠又吵雜,但感覺卻很放鬆也很愉快,在這個充滿生命力與競爭的空間裡,人們過得平凡,但卻樂天又勤奮。
菜市場裡新鮮、平價又多樣化的食材,特別能激起我對於料理的熱情。買菜做飯並不難,它不該是一項工作,而是一種興趣、休閒與娛樂。
新鮮的食材並不需要刻意烹調,清蒸、水煮,二菜一湯也可以,不一定要弄得像餐館一樣的排場,一樣能吃得健康,吃得美味,而且也很經濟。
市面上的食材琳瑯滿目,近年來食品安全的問題層出不窮,因此認識食材,學習採買格外重要。
【水果這樣吃最好】
◎外觀這樣挑
即使是當季盛產的水果,隨著採收時的成熟度,存放的時間與保存方式,都會影響水果的品質。成熟度剛好的水果,表皮飽滿有光澤,果形完整,具有重量感、怡人的香氣。反之,果皮黯淡無光、萎縮、質地變得太軟,表示存放太久鮮度降低,除非是立即食用,否則不要購買。
◎保存這樣做
未成熟或厚殼的水果可靜置室溫,已成熟水果應放冰箱冷藏。
木瓜、香蕉、鳳梨、釋迦等,為了方便運輸和儲藏,會在果實約八、九分熟時提早採收,只要放置室溫,或用報紙包起來放陰涼處約1~2天,這類水果會繼續熟化,變黃、變軟,即可食用。買回的水果若成熟度剛好,應趁新鮮食用。
夏天建議盡量在1~3天內吃完,冬天約5~7天,水果存放愈久,營養會逐漸流失,風味也會變差。若暫時不食用時,應冷藏保存。
◎清潔這樣洗
水果的果皮多少都殘留些許農藥的問題,因此不論去皮與否,都須要在食用前在流動的清水中清洗2~3次,而連皮吃的水果除了洗之外,還應浸泡10~20分鐘左右。
(摘自《買菜學堂開課了》,方舟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