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青年入寶山 直探生命禪學

文/記者李祖翔、林汝娟專題報導 |2014.07.18
3687觀看次
字級
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於佛光山如來殿盛大登場。 圖/人間社記者慧延
各小組以人生卜事法語卡認識彼此。 圖/人間社記者葉湘庭
歐洲青年透過即時翻譯,可完全融入活動。 圖/人間社記者葉湘庭

文/記者李祖翔、林汝娟專題報導

「二○一四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昨於佛光山隆重登場,吸引四十國、四百所大學,計一千五百名青年學子參與,青年以「修行」為風尚,研討「人間佛教」,並祈願聆聽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法。佛光山寺代理住持慧峰法師在開幕致詞時表示,「不要於外在、有價格的事物上玩樂,應該透過佛法與禪,向內尋求有價值的意義」等話語,令青年印象深刻。

負責向歐美青年詮釋禪學的慧峰法師指出,大部份學生是知識份子,對於宗教缺少純粹的信仰態度,常用理性看待,因此產生很多疑慮,無法透過佛法讓心得到安定。當他們來到佛光山接觸禪學,便能按部就班進入「聞、思、修」的階段,從聽聞、思考到實踐,對他們很有幫助。

國際佛光會世界青年總團部執行長慧傳法師介紹星雲大師,大師以自身出家、學佛,發揮生命價值的經歷,讓剛果青年發願入道、加入僧團。他希望青年透過大師的「人間佛教」,行三好、四給、五和,找到安心立命的地方。

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說,青年因廣結善緣成為好朋友,應趁此機會,認識不同國家文化,「今天我們與亞洲人、美國人當朋友,未來我們就能共創世界和諧。」

安定種子 撒播全球

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已邁入第五年,承辦營隊的人間佛教研究院研究員妙凡法師說,古代日、韓都有「遣唐僧」,派員到中國取經,現在是全球青年到台灣取經,學習人間佛教,台灣成為推廣人間佛教的重要據點,佛教也在台灣發揚光大。禪學營學員將是未來「安定人心的種子」,將內在安穩的力量帶回各自的國家。

妙凡法師表示,禪學營分組課程超過十種,期盼青年了解,學佛可以自由選擇相應的法門,今年也特地為外籍青年分出中、英文組,全程以英語互動,或備有即時翻譯人員。

部份歐美青年已先體驗七日禪修的箇中滋味,表示「懷念放下煩惱過生活的日子。」

二十一日後還有環島參學、認識台灣風土人情的行程,如阿里山、日月潭、台南赤崁樓、鹿耳門聖母廟、七股鹽山、七星潭、各地觀光夜市等,佛光山在台灣的道場,如福山寺、金光明寺、惠中寺、寶塔寺、極樂寺、台北道場、日光寺等,也是學員參訪不可或缺的據點。「在生活中體驗禪意、在道場中觀察生活。」妙凡法師說,希望這樣的安排讓青年在人生旅程中留下無價之寶。

交換人生卜事卡

分享生命情節

「有煩惱時,一句法語可以幫助我們轉念!」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第一堂課,就是透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法語組成的「人生卜事」卡,讓青年認識彼此,南非青年Bulelani興奮地說:「不同國家、文化的人竟能一起了解佛教、找尋內在!很特別!」

國際佛光會世界青年總團部善財講師李志威以活潑幽默的領導,讓各國青年在短短一個半小時打破陌生,隨後又用交換人生卜事的遊戲,將場面變得知性又溫馨。青年依指示抽出三張卡片、不斷與人交換後,李志威告訴他們:「手中的卡,給人力量,也給人鼓勵。」讓青年更加珍惜手上這份祝福。

北京來的張媧,在交換卡片時,發現了南京來的朋友丁翔。張媧說,兩人在揚州鑑真圖書館認識,沒想到這次又碰面,真是不可思議的因緣。

而第二堂課,佛光山殿堂糾察慧喜法師講解佛門行儀,「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其中,要站得穩才能安住。」法師邀請歐美青年上台示範,他們躍躍欲試,因為能驗收過去一周學到的成果,青年一個個變得威儀具足、昂首闊步。

馬來西亞青年葉慧薇說:「很訝異歐美青年對佛學的接受度這麼高。」歐美青年心無罣礙,儘管有的是基督教、伊斯蘭教信仰,但他們在跪拜、問訊、合十和分享禪學心得時都做得非常到位;在佛光山問候可比蓮花指、合十或說阿彌陀佛,歐美青年現學現賣,路過、打招呼就會說「阿彌陀佛」。

禪學營面面觀

大陸╲韓雪:還好堅持來禪學營,第一次覺得夏令營很不一樣,特別溫馨!能從簡單的法語了解自己、認識別人,更能放下心裡的緊張不安,享受與人心靈交流。

方麗:我來自北京大學醫學部,剛參加完七日禪修營,本來沒有特別感受,卻在結束時忽然發現,原來我正在體會的就是「把握當下」!要抓住現在的機會。

黃璐:剛自新加坡研究所畢業就來禪學營,因為對禪學好奇。世界上要否定一件事容易,相信卻困難,大陸雖然盛行佛教,卻不夠正統,難得有這個機會就立刻報名。我覺得星雲大師很偉大,推廣的人間佛教將生活都包覆了,人生得以變得完滿。我想弄清楚心中的疑惑與矛盾,每堂課我都想聽。

新加坡╲黃琇琪:生活中常有過不去的時候,若非「放下」無法度過,認識人間佛教也許能讓未來「卡住」的時候容易過關。第一天的相見歡,我覺得很新鮮,沒想過認識彼此的活動能結合占卜,而且我和另一個組員抽到一樣的卡片,卻有不一樣的心思。未來計畫聽心理學方面的課程,從了解自己開始,增長智慧。

馬來西亞╲Gen:我第一次來佛光山、參加禪學營,就哭了。當時以為是一場夢魘,卻不斷有新的想法出現,例如原來我能做一些事、做一些改變,很棒!真的!我們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雖然過程很辛苦。

鄭甯升:我報名來做義工,他們要我當服務義工的義工,覺得很自在,大家都是第一次見面,卻自動自發地幫忙對方,我發現我喜歡上當義工。

葉慧薇:我喜歡禪修,日子變得很簡單,不用煩惱太多事,能放下一切地做每一件事,是一種享受。

印尼╲Listyawati:先參加了七日禪修營,覺得觀照自己的心是最困難的事,每次打坐半小時,一坐就浮出很多畫面,雜念很多。有次閉上雙眼,感到非常寧靜,覺得自己沉澱下來了,剎那間感動不已,回國後希望把這份經驗分享給其他青年與孩子。

美國╲Jame:我在美國讀大學,主修「中國佛教」,參加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是想以「修行者」的身分進一步了解佛教歷史、禪修等方法,回到學校後,要將這裡的生活跟同學交流。

Alex:在美國學佛的青年不多,不能常常聚在一起探討佛教文化與歷史,更別想參與佛教相關大型活動;很開心能到台灣,與全世界的青年一起學佛、體驗佛門生活。

澳大利亞╲王藝儒:約四年前,我遇到低潮,一口氣看了星雲大師三本書,愈看愈有興趣,後來我到德國工作,拜訪了德國道場,又參加巴黎道場的活動,然後皈依了佛光山。我來這裡有三個願望,想見星雲大師、想到佛光山朝聖、想尋找智慧與佛法!

中華民國╲程敬棋:佛光山是正信佛教的宗教聖地,我參加過短期出家,深深為人間佛教吸引。在眾多禪學課程中,我選「《六祖壇經》與人間佛教」、「佛教教育」和「《阿含經》的人間佛教」,想知道人間佛教與佛教經典的關聯。

陳柏先:第一次抱著好奇的心情與姐姐來參加,我是職業軍人,喜歡豐富的課程安排,例如有許多知名大學教授、法師講授佛教經典與禪,而過去,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每當青年與星雲大師接心,所提出的疑問都能獲得解答,而且大師的答案好懂、幽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