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惠敏
「甲狀腺腫不過是缺碘症的冰山一角!」台灣大學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教授蕭寧馨,在一次次發表的研究、演講和文宣中,一再提醒大眾,缺碘真的蠻嚴重的。
對成人來說,肥大的甲狀腺可能壓迫鄰近呼吸道,難免咳嗽、氣喘或呼吸、吞嚥困難。甲狀腺素低下也易疲乏、遲緩、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異常怕冷、貧血或臉色青黃。也有醫師認為,甲狀腺素低下、新陳代謝變慢,容易憂鬱、體重增加,還被誤以為老年憂鬱。
甲狀腺素還是胚胎與胎兒發育、生長的關鍵,尤其是腦部發育。醫護營養師會叮囑孕婦補充碘,因為有百分之九十腦部發育在胎兒三個月到三歲之間,尤其是孕期前期,構築胎兒神經細胞的甲狀腺素都來自母親。如果孩子缺碘,很可能影響智力發育,造成嚴重腦傷害,還會罹患呆小症(兒童甲狀腺功能低下症)。
孕婦的碘營養需求量會增加一半,即使產後,媽媽也可能因缺碘而容易疲倦。而且碘不能等需要時再補充,台灣碘專家蕭寧馨的研究發現,懷孕前碘營養不足的媽媽,即便懷孕時開始補充還是不足。腦傷害、智商降低、體能降低,這些容易被忽視的缺碘後果,將影響整體學童的學習能力、國家的經濟生產力。國際研究分析,缺碘地區的人智商比沒有缺碘者低一三點五分。原來,缺碘會變笨!
蕭寧馨提醒,「均衡飲食、天然的尚好」的健康口號,幾乎適用於多數飲食,卻不適用於碘營養。台灣飲食中高碘食物攝取量原本就不足,這也是為什麼陳拱北等公衛學家採取「介入」手法,要大家透過加工精鹽,攝取足夠的碘。
(本文取自天下文化出版《營養聖戰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