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小兒科醫師發現,門診中十個生長落後的孩子,就有一至二人體內缺微量元素「鋅」,導致體重較輕,身高比同齡孩子矮,追究原因多是偏食導致。提醒家長,要留意孩子平時飲食。
一名小三女童,身高僅有一百二十三公分,體重二十四公斤,生長曲線百分位落在百分之三,個頭小讓父母憂心,醫師追究原因,小女孩只愛吃白飯,蔬果肉類都不吃,嚴重偏食致使「鋅」不足,生長落後。
榮新診所小兒科主任潘俊伸表示,小三女童生長曲線百分之五十作為正常標準,身高應有一百三十公分,體重應該達到二十八公斤。「鋅」是發育學童非常重要的營養素,缺乏鋅不僅發育會落後,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食慾不振、傷口癒合不好,甚至會影響視網膜造成夜盲。
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侯家瑋說,「鋅」缺乏確實是小孩長不好的原因,鋅是人體生化代謝反應重要物質,缺乏鋅會讓代謝變慢、生長激素也會比較少。此外,腸壁上有絨毛細胞,可擴大營養吸收的面積;若人體缺少鋅,絨毛細胞數目也會比較少,進而影響營養吸收和代謝,讓孩子長不高、長不胖。
缺鋅的孩子食補最好,建議選擇中小型的深海魚,如鯡魚等。潘俊伸說,一至三歲一天應攝取九毫克的鋅,四至七歲十二毫克,七至十歲十三點五毫克,十一至十三歲需十五毫克。
侯家瑋也提醒家長,隨時關注小孩的生長曲線,若生長狀況掉到曲線外,或者愈大愈落後,應盡快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