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澤涵
有一則駭人的新聞:「一青年收入不高,女友提出分手,鬱悶之下跟母親訴苦,說想創業致富,自己若是富二代,就有錢做大事了。母親二話不說,準備捐腎給兒子籌錢。」若為救兒命,必感動世人,但讓兒致富,不免荒誕。
輿論在譴責極端母愛的同時,還是肯定了「可憐天下父母心」的一面。
不對!這位母親根本就不知「母愛」為何物,不知如何教子成長,一切都是空談。
地震中的母親雙手俯地,保護懷中孩子,「寶貝,如果你活著,記住我永遠愛你。」這條短信遺書催人落淚;雨天無處躲藏,母雞撐開翅膀,把小雞護在腋下,而自己甘心淋成落湯雞。
母愛是一種本能,連動物都與生俱來,但人類的母愛應該是比動物的高明萬倍才是。
鷹隼教會幼雛生存,便不再照顧,天地之大任由牠們去闖蕩。人也應該這樣,祖上積累再豐厚,還不如教會孩子處世技能,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可惜許多父母經常捨本逐末。
不是所有的愛都甜美,有的愛教人脫離魔道,有的愛卻使人陷入泥潭。「母愛」這個莊嚴的詞,不是兒戲,半點含糊不得。因此,當大家在慶祝「母親節」時,也不是單純的為紀念有所生養的女人,更是為感謝真正在用心教子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