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希諴
「醫師,我聽你的話,早上起床先在床上動一動,結果左手麻痺。」五十多歲的黃先生接著說:「最近我大哥寄了一封網路流傳,某骨科醫師推薦的脊椎伸展操,我照著做了快五十下,左上臂明顯麻了起來。」
我調出黃先生的舊X光片,邊看邊說;
「你以前是不是頸椎長骨刺?」
「對啊,做復健兩個月後就好了。」
「復健醫師有沒有叫你,躺著時,盡量不要讓頭向後仰?」「有。」
「是不是叫你枕頭不要太低,可稍微高一點,睡覺時讓頭部稍微前傾的姿勢比較好?」「對啊!那跟我躺在床上做脊椎伸展操,有關係嗎?」
「當時你有墊枕頭嗎?」「沒有。」
「你的頭部有垂到床邊嗎?」
「好像有,因為比較方便轉動腰部。」
「可能你躺在床上,頭部垂向床邊造成頸椎過度向後伸展,使原本長骨刺的地方又壓迫到神經。」
「我年輕時,再怎麼運動,也不曾出現問題啊?」
「人上了年紀,一過中年就不一樣了。如果過度伸展頸部,尤其是第五、第六頸椎中間。」
「我的骨刺就長在那裡,該怎麼辦?」
「嚴重的話要找骨科或神經外科,或者去復健科就診,認真復健。」
「要多久才會好?」
「神經的恢復沒那麼快速,要好一陣子。」
註:頸椎過度伸展與過度前傾(滑手機的低頭族,或最近流行的手滑滾輪運動),都容易造成頸椎病變,壓迫到神經。預防之道,任何不熟悉或很久沒做的運動,都要重新評估,與專科醫師討論後,才以適當的方式進行。這樣才能平平安安運用新知促進健康。
(作者為神經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