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明老和尚發下的宏願。圖╱記者邱麗玥
悟明老和尚蠟像。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千處祈求千處應,正是悟明老和尚一生的寫照。」明光法師表示,老和尚修持觀音法門,慈悲度眾,一生興學倡教,圓寂後,並以「坐缸為眾生說無言法,度無量眾」,更是老人家慈心悲願的示現。
明光法師說,坐缸是悟明長老的夙願,因此,老和尚生前即親自擘畫明園與開山紀念堂,並早已訂製蓮花缸備用,當時,老和尚發下廣大宏願:「未來若有眾生或持大悲水,在我缸前誠心祈求,必滿其願。」缸前端坐一尊悟明老和尚的蠟像,面容栩栩如生,猶如正在演說佛法。
關於老和尚的有求必應,則間接引度明光法師入佛門。身為在地新北市樹林人的明光法師說,求學時期,為了專心念書,選擇寧靜的海明寺研讀,效果特別好。
大學聯考前,幾位同班的建中同學,想找一個地方做最後的衝刺,當時,馬上就想到海明寺。於是,便鼓起勇氣,請求悟明長老慈允,沒想到,老和尚笑著說:「歡迎你們來啊!」
明光法師隨即邀請班上三個同學,在山上寒窗苦讀了一個月。老和尚還不忘貼心地提醒:「住在這裡,作息要跟大家一樣喔,但是你們不用做早課,打板後就可以吃飯。」
待日後放榜,有二個同學考進台灣大學法律系,明光法師則考上中興大學統計系,另一位則於隔年考上淡江大學,老和尚聞訊,亦十分歡喜。由於讀書成果不俗,隔年,許多高三生紛紛上山讀書,也為這些學生植下菩提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