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孟蓉
咒語「悉陀喻藝」,梵文siddhā-yoge,「悉陀」有「成就利益」的意思;而「喻藝」為「瑜伽」、「無為」、「虛空」。因此,「悉陀喻藝」句譯為「悉地成就瑜伽」或「成就瑜伽自在者」。
不過如果以「成就瑜伽自在者」解釋「悉陀喻藝」,則必須結合以下「室皤囉耶」、「娑婆訶」等咒語,正如《青頸觀自在菩薩心陀羅尼經》的記載,「悉馱裕儗濕嚩羅也娑嚩賀」是「成就瑜伽自在者圓滿」。
另《水陸道場法輪寶懺卷》,則將「悉陀喻藝」結合「室皤囉耶」為寶篋之咒,有「自在成就」的意思,因此「室皤囉耶」、「娑婆訶」連結起來意義上比較完整。
至於「寶篋」是指收藏珍寶的木箱,在經典裡有伏藏的意思,《大悲心陀羅尼補注》解釋:「寶篋者,收珍寶篋也。西方風俗,大富長者為當來故,篋入珍寶,藏在地中而人不知所在者,不能取用。」
所以《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記載:「若欲見地中伏藏者,應修寶篋法」。至於菩薩手持寶篋主要是表示眾生能得地中伏藏,無有蓋藏。
另外,此處題記「此諸天菩薩盡悉以集手把金刀」與《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所記載的內文相同,除此,《大慈大悲救苦觀世音自在王菩薩廣大圓滿無礙自在青頸大悲心陀羅尼》也有類似的記載,其原文為「此是天大菩薩悉手來把刀或菩薩手把水椀」與此處題記稍有不同。
綜觀咒語的原義與此處題記看來,兩者的關連性並不大,不過此處版畫卻以題記內容中菩薩執刀做為版畫的表現,因此,我們在版畫的畫面上可以看到菩薩頭戴寶冠,身披鎧甲,雙腳赤足,手持金刀的造型。
至於菩薩手中的「金刀」讓我想到禪詩裡有一首〈藕絲詩〉,詩云:「西方美人洗藕蓮,手把金刀如切玉;玉中誰識藏冰絲,刀刀玉斷絲還續。」
〈藕絲詩〉和菩薩的金刀,其實是撩起一段天人與修羅大戰的故事:三十三天與修羅戰況激烈,諸天大獲全勝,修羅只好退避,並在節節敗退之下,以幻術力將修羅眾軍剎那間隱入藕絲孔中,而得以稍稍歇息。
後來禪師以此為喻,命學僧各各吃藕參悟,也許學僧的回答與展演不能獲得禪師的青睞,所以無解的吃藕公案,後來只能在禪師的謳歌中留下一縷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