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覺乘法師 (人間社)
圖/覺乘法師
(人間社)
文/記者阮愛惠
為了籌建佛光山台中惠中寺,佛光山大甲妙法寺監寺覺乘法師拿出個人絕活──「蝶古巴特」來義賣,一幅幅貴氣逼人、嬌豔欲滴的牡丹花作品,讓許多人看了都心生歡喜,紛紛解囊請回自家擺放,在得到美麗藝術品的同時,也滿了贊助建寺的心願!
「蝶古巴特」(DÉCOUPAGE)是什麼?簡單講,就是法式拼貼。它是一種裁剪紙張、以裱貼為製作方式的工藝技術,在歐洲已流傳近三百年。在十七世紀時,它一度曾是歐洲貴族常見的居家家飾品。
這種看似簡單的拼貼技術,嚴格說來,還深受東方漆器的影響,稱得上是東西文化交融的工藝結晶。
覺乘法師初學「蝶古巴特」時,是使用紙類圖樣來拼貼,但他發現,耗費一番心力、裱得美美的作品,三個月後,竟然都褪色了,真是「嘸彩工」(白費力氣)。於是他思考,何不用花布來取代紙?
覺乘法師非常喜愛牡丹花,他到布市選購印有大朵牡丹花的優質客家花布,剪下適用的圖樣。但他覺得,「蝶古巴特」的圖樣都是平面的,顯不出花朵的立體感,於是,他動腦筋在花朵的內部灌入輕土,讓花呈現浮雕般的立體感。果然朵朵栩栩如生,比起傳統的「蝶古巴特」美麗數倍。
為了便於義賣、增添質感,完成後的「蝶古巴特」牡丹花作品,覺乘法師特別用木框裱褙起來,為了映襯不同花色的牡丹布花,還細心地搭配合適的底色。後來他發現,大多數的收藏者都喜歡金色作底的作品,也許是因為金色最顯富麗,與牡丹的貴氣很契合吧?
覺乘法師的作品一推出後廣受好評,一度供不應求;他很無奈地說:「我的正職是法師,又有很多活動要辦,不能天天都做這個啊!」不過為了匯聚善緣,他還是撥出休息的時間,把握每個當下盡力製作。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花布中亦有菩提映現,覺乘法師的妙手就是最好的接引,他說:「我想傳達的是歡喜心,以及『把富貴人生帶進門』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