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而教我為之心驚心虛的一句話:「當人類遠離,便是大自然感恩之時。」
圖/白石莊主人
文/白石莊主人
曾經看過而教我為之心驚心虛的一句話:「當人類遠離,便是大自然感恩之時。」
意思是說:人們啊,莫說你們愛我疼我,真正要愛我,就請離開我,離得愈遠愈好!
人往往自以為是萬物之靈,施諸種種作為說是為了保護地球、愛護地球,殊不知這些作為往往與愛護背道而馳。
例如分明一塊植生茂美、生態豐富的野地,忽然大動土石、開山闢地將現況整個摧毀,再栽植草皮、種植樹木,謂之美化綠化,歷經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才完成的演化環境毀於一旦,棲息其內的眾生為之滅絕有如世界末日之到臨,思之真是讓人哀歎。
「那裡面有什麼動物植物?頂多只幾隻青蛙,幾棵沒什麼價值的雜木嘛!」動工的單位往往為他們的作為理直氣壯振振有詞,他們怎麼會看到叢林綠蔭之下包羅萬象的芸芸眾生。
人們常常為了尋找桃花源,而不辭舟車路遠,覓得一處未經人工侵入之地。如果只短暫逗留,破壞性或許小些;如果起心動念,做了長期停駐的打算,那個桃花源極可能因為隨之而來的大興土木,就此葬送在這人之手。
這種事總是輪迴上演著,人們只得周而復始不斷尋尋覓覓,無奈就是悟不出一而再的失去夢中樂土的原因──出於自己之手。
我盡其可能讓我的白石莊保留原始狀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面積,是擁有這塊園區後十年迄今,不曾涉足一步之地。
當然,如果我們進到真正人煙罕至的山林野地,美景絕對遠比我們白石莊勝上千百倍,因為我們畢竟空間太小,而且時間也還太短;但無論如何我確已遵守著足跡遠離,還地與大自然的忠言,這樣的自我限縮不但沒有減少我的「領地」,反而讓我獲得更多,常有整個大自然皆為我有之幸福感。
即使不能遠離而讓大自然對我們更多的感激、感恩;至少,當我們進到大自然的懷抱,更謙虛些,更謹慎些,是一種必要的心情和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