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一次免試報到率呈現U型化,顯示中前段學生非明星高中不讀的決心,倘若特色招生未錄取心中的理想學校,頂多也是等二招卡回原位而已,因為最優秀的學生已前進頂尖學校,而多空出的名額,理論上,應該可滿足特招失利學生需求,不過也非必然,選填志願若過度「進取」,仍有可能因志願序而滿盤皆輸。
另一問題是,那些參與特招的非明星高中,會是這些拚特招學生想選的嗎?
先前,部分家長團體向教育部爭取特招缺額可補分發,其實,是老早看出這個問題。沒想到竟遭否決,教育部表示,應該不會有很多缺額,所以缺額將不流入其他管道,也就是不併入二免名額;此外,不少學校也認為,參與特招的學生多,應不會產生缺額,教育部與這些學校信心滿滿,但事實並非如此。
因只要了解參加特招學生屬性與盤算,就會知道,他們不可能為中後段高中費力拚搏,屆時恐發生中段公立學校缺額過多,而被迫減班,那些二免依然沒填上好學校,最後只能無奈讀私中的學生與家長,難道不會又心生不滿嗎?
不如將特招餘額直接流入二免,同時取消二免志願序,否則屆時各校自辦續招,又有人要擠明星學校僅存餘額,接著又有人落榜、高分低就,豈不更怨聲載道?鍾邦友(高雄市/國三生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