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主計總處人力資源去年調查,十五至二十九歲青年中,「尼特族」比率約一成,推算約四十七點二萬人。
做父母的對大學畢業的子女呵護有加,若平常沒有給予職業危機意識,一旦家裡多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尼特族,甚至變成啃老族,大人們要負絕大責任。
我以外甥為例,雖然之前他有四年的便利商店打工經驗,但大學畢業後卻眼高手低,願屈就屬於勞動的職缺,後來只好勉強在他父親搬家公司幫忙,因為體力負荷不濟,最後答應選擇到職訓中心從新開始學習,結業後終於找到一份不差的頭路。現在因為工作穩定,已經在規畫考慮終身大事了!雖然蹉跎了三、四年,但時猶未晚呀!
或許因為之前已經錯過規畫子女未來就業的父母們,或許短時間的忍受家中尼特族是「宿命」,但是要扭轉有可能家變成啃老族的天堂,我們為人父母的卻不可掉以輕心。
家固然是子女永遠的精神後盾,但不是溺愛的提款機,因此大人們的除了教育機會不可省外,人浮於事更不能當「藉口」,且放手讓孩子出去闖與學,畢竟自己的前途需要自己救!
凌雲(新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