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昨天公布五家電信廠商「手機撥市話」與「市話撥手機」費率相差好幾倍,最貴高達三點六三倍,非常不合理。
台灣手機普遍率高,幾乎人手一機,電信業者看準商機,推出各式優惠方案,讓人眼花撩亂。
但多數人懶得看費率、時段、網內外、吃到飽等複雜內容,更不懂撥話的費率差異,直接簽約了事,成了冤大頭。
消基會拿出資料,證明業者壟斷市場,吃定消費者。
台大教授林宗男指出,台灣的電話費率一直居亞洲最高,有網友揶揄,打到大陸比大甲便宜,打到香港比打到北港便宜,可見台灣電信資費確實偏高。
業者辯稱,不同市場資費無法比較。網路布建成本較市話高;市話基礎建設普及率接近完備,無需尋找基地台,僅需負擔維護費用,因此市話成本低於行動電話。
業者的說法矛盾,倘若手機不同市話,為何他國能降低費率,台灣卻不能?而且打國內遠貴於打國外,根本說不通。
主管機關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NCC)應發揮公權力,督促業者全面且實質的調降通話費,替民眾爭取應有的權利。
許妙純(雲林縣/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