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衛生所主任石健男(左)深入偏鄉,協助當地安寧照顧。圖/新北衛生局
【本報板橋訊】「若一個人的壽命平均有八十歲,那往後的每一天都是賺到」,選擇在平溪行醫的衛生所主任石健男,因新北社區安寧計畫,獨自帶著衛生團隊長駐平溪,至今已第八個年頭,在偏鄉的日子,最令他訝異的是病人比醫師,更能接受醫學有極限的觀念。
石健男因公費生被分發到貢寮服務,隔年轉至平溪衛生所擔任主任,原本僅需服務四年,深入偏鄉不僅看見偏鄉就醫問題,社區安寧照顧更是匱乏,經歷一次次的生命教育,決定繼續留下。
幾年前,有位百歲人瑞阿嬤,時常腹痛,家人心疼不斷遊說阿嬤就醫檢查,阿嬤卻百般不願意,她提起僅存的力氣喝斥家人「誰敢帶我到醫院就是不孝」,只希望安穩在家享受最後生命。
石健男表示,為滿足阿嬤的希望,到家簡易治療一周,阿嬤的病情雖好轉,但一個月後辭世。平溪好多老年人都深怕被送醫院就回不去。他說,在偏鄉待久,看到許多老人有這樣訴求,認為偏鄉社區安寧照顧相對高。
新北衛生局表示,目前社區安寧照護服務團隊,已有一百零三家醫療機構,提供二十九區安寧照護服務,服務對象年齡從二十二歲至一百歲,除了癌症末期,也包含漸凍人、洗腎、失智症末期,及後天性血友病等非癌症病人。只要經過醫師判定為生命末期者,都是社區安寧照護服務的對象,可經由原來診療的醫院,或向衛生局所屬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衛生所或區公所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