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界動態

 |2014.06.18
1137觀看次
字級

南京雞鳴寺 設佛學研究院

中國大陸江蘇省南京千年古剎雞鳴寺,日前成立「同泰佛學研究院」,附設南朝佛教、梵文佛典、佛教英語教學、佛教藝術、佛教素食等研究中心,以提升江蘇尼眾佛學院的教學研究水準,培養研究人才。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賴永海擔任院長。

雞鳴寺位於南京玄武湖畔、雞籠山上。始建於西元三○○年,南朝梁武帝時為「同泰寺」,梁武帝曾四次捨身寺院,並在寺院內頒布《斷酒肉文》,為佛教素食肇始;達摩祖師曾駐錫於此,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

至明代,明太祖重修寺院,更名為「雞鳴寺」,康熙皇帝曾御筆親書「古雞鳴寺」匾額。現雞鳴寺為尼眾學修道場,寺內設江蘇尼眾佛學院。

(觀灝)

婦幼保護神陳靖姑 兩岸共祭

閩台兩岸民間民俗文化交流活動「第六屆海峽論壇‧陳靖姑文化節」,昨日在中國大陸福建古田縣的「婦幼保護神」陳靖姑祖廟——古田臨水宮舉行。

臨水宮為世界陳靖姑文化發祥地,有三十個台灣臨水分宮分廟、大陸各地臨水分宮及數百名兩岸信眾,相聚共祭陳靖姑,同心祈福。

陸道教聖地 推文保系列活動

中國大陸山東省青島道教聖地嶗山區,日前推出文化遺產保護系列活動,包括為四十一項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授牌、設立非遺專項基金扶持專案、申報以嶗山道教為核心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目前,以嶗山道教文化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民間故事、道教音樂、螳螂拳、道教武術、沙子口廟會、溝崖高蹺、石老人的傳說、嶗山茶道等。張崇綱、匡如湖等五人獲評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嶗山太清宮、嶗山民俗文化村等,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觀璟)

穆斯林齋月 有獎徵文

中國穆斯林微信公眾平台「穆斯林兄弟姐妹」主辦第二屆「齋月有獎徵文活動」,自二十六日至七月三十一日止,公開向華語系穆斯林徵稿。

徵文主題「感贊安拉,感謝有你」,內容反映穆斯林的情感生活、信仰心得、身邊感人的穆斯林故事、傳播伊斯蘭的正能量,宣導和平、寬容、公正、友愛的伊斯蘭文化等,一千字以內,文體不限。投稿信箱:mslxdjm@163.com或baike-139@163.com。

(觀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