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池上鄉萬安村稻米種植區,見一看板,上面印有「稻米達人」的姓名、種稻心得、歷年得獎紀錄等。尤其,看板中央鏤空的圖案是一顆米粒造型,讓人會心一笑。 圖/張益寧
文/張益寧
來到池上鄉萬安村稻米種植區,見一看板,上面印有「稻米達人」的姓名、種稻心得、歷年得獎紀錄等。尤其,看板中央鏤空的圖案是一顆米粒造型,讓人會心一笑。
設計者的巧思令我佩服,米粒鏤空部分面對稻田,景致隨著季節、稻作生長循環而有不同變化,彷彿大自然的幻燈機,自動播放著田間四季萬花筒。
透過「米粒」,我看見短短的稻禾,那是從細弱針狀秧苗慢慢茁壯起來的。田裡的水清楚映著藍天和遠山倒影,日後可以想見農人辛勤除草施肥的身影、鷺鷥田間覓食、蛙類群集高鳴求偶的盛況,以及稻浪搖曳、結穗,農人收割,享受豐收喜悅的畫面。
這片「米窗」映照的不僅是天地四時風景,更映照出農人腳踏實地,汗滴禾下土的辛苦耕耘寫照。享用香噴噴米飯的同時,心中對農民勤苦付出,也充滿了無限敬意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