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故事 咖啡裡有愛心 不讓星巴克夥伴失業

李碧華 |2014.06.14
1142觀看次
字級

文/記者李碧華 圖/翁永全

星巴克咖啡創辦人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家裡很窮,父親是卡車司機,在一九三○年最不景氣的時代,父親車禍受傷失去工作。他看到資本主義下,商業競爭激烈,以及人性如何地被扭曲,因此立誓,將來自己如果有所作為,將全力好好照顧員工。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從中南美進口咖啡豆,那時咖啡很貴,遂將咖啡沖泡得很淡,不好喝,在霍華.舒茲的眼中變成商機,他將義式濃咖啡改造,堅持以人工選豆,不用機器,其思維是反資本主義的,目的是不想讓長期為星巴克工作的夥伴失業,就像當年霍華.舒茲的父親失業一樣。而且還在咖啡產區設置醫院做公益,咖啡裡有愛心在。

霍華.舒茲把員工當朋友、當夥伴。服務業最重要的是人,幹部與員工的二分法不應存在。因為服務業都是勞心的人,所勞心的事雖有層次,但待人所需的熱忱並無二致。

每一個星巴克人,都有像咖啡一樣的熱忱,那熱忱在每一家店表現出來,有一個訓練的名詞叫「Drink Calling」,顧客來點咖啡時,夥伴便會親切打招呼,「Hi,林先生今天喝什麼?」,「摩卡咖啡」。夥伴便會重覆摩卡是什麼豆、什麼豆……,旁邊的夥伴會再覆誦,「先生,我做摩卡」,最後做好摩卡的人,會說,「先生這是您的摩卡,很香哦!enjoy!」這一連串的語言,喝起咖啡來當然更覺得好喝。

(資訊提供╱天下雜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