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記者李碧華
最近,扶輪社例會出現一個特別的主講者,巴西 Bruno(魏諾)還在新店高中當交換生,已創下全世界扶輪的紀錄,在巴西創兩個扶青團,一個是擔任秘書,另一個擔任創社社長。使命感鮮明,事情做起來常常忙到凌晨兩三點還精神奕奕,總是眼尖觀察身旁是否有弱勢、殘障、老弱婦孺需要幫助。他預計兩年後參選市議員,目標是巴西總統,改變巴西,進而改變全世界。
有人問他,「如果想要出來阻止這些事情,會不會威脅到你的人身安全呢?」他回答:「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我們的國家就永遠不會改變,我不從自己做起,誰做呢?我不想到了八十歲看到的還是跟八歲一樣的事情。」
受邀演講後一鳴驚人,許多扶輪社為Bruno破例開放社外報名,安排子女參加,「影響父母及他們的孩子,同時也了解到扶輪的青少年交換活動,提高扶輪的公共形象。」一位逸仙社社友廣為告知說,這男孩感動了一群中年人,大家聽完無不意猶未盡,又陸續引薦到其他社團演講。
青少年交換前主委PPJC也說:「每一個人都該有社會責任,如果一個演講能改變很多孩子,扶輪社義不容辭擔任這樣的工作。」他覺得 Bruno 是難得的人才,也力挺而擔任 Bruno 的翻譯團隊。
值得介紹的事:
1. 他認為年輕人可以多做些事,可以改變世界。
2. 希望幫助海地的中下階層,每家每戶有台淨水器使其免除瘟疫所苦。
3. 希望未來能從政,因為巴西的貪瀆比台灣還嚴重得多,為奧運蓋一座場館,預算居然是得標價的三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