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台南一名十二歲小女孩因腎病變導致高血壓,家人從沒想過小小年紀會高血壓,致女孩拖延病情,雙眼幾乎看不見。醫師建議,三歲以上最好每年要量一次血壓。
成大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謝旻玲指出,兒童高血壓定義和成人不同,兒童血壓會隨著年紀、身高體重的增長及性別不同而變化。
三歲以上兒童至少每年量測一次血壓,三歲以下高風險兒童才需要監測血壓;高風險族群兒童包括早產兒、罹患先天性心臟病、泌尿系統疾病或腦壓可能上升的兒童,都需要嚴密監測血壓值。
謝旻玲表示,兒童高血壓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找出可治療的主要疾病;一般來說,年齡愈小血壓愈高,無明顯家族高血壓病史的兒童,更應積極尋找是否罹患其他疾病,例如先天性心臟病、腎臟病、神經系統問題、惡性腫瘤等。
屬於原發性高血壓的兒童,需要先從調整生活型態做起,飲食少鹽少油,養成規則運動的習慣;改變生活型態仍無法控制血壓,才會給降血壓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