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我會到佛堂的大寮(廚房)做義工,大多是洗菜、洗碗等雜務,唯一不會做的就是切菜,因需要會刀法。
某日師父教導居士如何切蘿蔔薄片,我剛好在旁邊洗鍋子,師父一再講解,我非執事者,但也聽得有點不耐煩,我問師父,不是有很多工具可以利用,方便又快速,且每一片蘿蔔切出來都可一樣薄一樣大小,也不需要刀工,我來切也可以達到要求。
師父說:在佛門中種種付出,小至撿一根頭髮,大至成就一場法會,無不是藉有形的人、事、物接觸,磨練自己的心性,不是教你們來做事,是要「藉(歷)事練心」。
確實也是,做任何一件事的當下心無旁騖,念頭只有「切菜」,自然容易成就,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
我在洗鍋子,師父教導居士切菜,我本應該專心洗鍋子,卻表現「不耐煩」,我自己心上的「無名火」燃起,不是也是一種妄念嗎?還好師父及時點醒,以後為人處事都要記著「藉事練心」這句話。
我的工作接觸很多民眾,有時候很想用簡單的方式,讓別人懂自己在想什麼,往往不是每一個人「一聽就懂」,自己就會起煩惱,脾氣不好,抱怨別人。
「藉事練心」這四個字讓我起伏的情緒安定下來,退一步想想,我跟別人講講話,多溝通一下,結更深的好緣,說不一定自己有一天也需要他人幫助,「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不也就是中國文化思想善良的一面嗎?
凡事不求急,在事中求智慧,動中磨練。同樣是爬山,走快很容易就到達目的地,但沿途的一草一木美景,卻都錯過,做人不是也是如此,每一個人身邊其實很多值得讓我們開悟的「因緣」。
傳毫(台北市/約雇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