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魚可以翻生嗎?死去已久,都醃成鹹魚了,哪有可能遇水又再復活起來?又不是科幻片。可是人間偏多的是特例,或許此時不應以鹹魚翻生來形容,而該稱之為否極泰來吧!圖/白石莊主人
鹹魚可以翻生嗎?死去已久,都醃成鹹魚了,哪有可能遇水又再復活起來?又不是科幻片。可是人間偏多的是特例,或許此時不應以鹹魚翻生來形容,而該稱之為否極泰來吧!圖/白石莊主人
文/白石莊主人
鹹魚可以翻生嗎?死去已久,都醃成鹹魚了,哪有可能遇水又再復活起來?又不是科幻片。可是人間偏多的是特例,或許此時不應以鹹魚翻生來形容,而該稱之為否極泰來吧!
油桐花便是一例。
油桐樹早年被引進台灣,圖的是生長迅速,非但材可當薪火,製做一些粗製家具,種子可用以榨油,桐油更具有多種使用功能。日本人絕不是為了替台灣人民覓得薪材、家具而引油桐樹入台繁殖,真正的意圖是看上了油桐子榨出的油之工業、軍事上之用途。
這種樹極其輕賤,易栽易活,且還可在野地自然繁殖,一時成為日治政府極力推動的重要山林作物。不料引進台灣才幾年日本便告戰敗而撤離,台灣軍事和工業上之需也不再仰賴桐油,早已有了品質更穩定效率更佳的替代品,於是油桐樹林變得一文不值而被遺棄了,成為植物界遭人棄養的流浪兒,無人聞問數十載。
曾幾何時,油桐花和客家民族特性畫上了鏈結,油桐花開如雪的美景受到宣揚傳播,賞桐花變成一年一度的台灣盛事,於是油桐花的命運否極泰來,成為媒體報導的寵兒、文創產品的商機、送春迎夏的當家花旦了。十載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聞,說的正是這樣情境吧?
莫歎時運不濟吧,且看油桐命運之跌宕起伏。
賞油桐花時,想想這樣發人深思的故事,也許也能帶給人另一種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