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天公布五月物價概況,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達百分之一點六一,為連續三個月達到百分之一點六的水準。製圖/中央社
五月外食費較去年同期得多支出二百一十三元,外食族苦不堪言。圖/陳正興
【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食物類漲、漲、漲!主計總處昨天公布的五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年增率達百分之一點六一,為連續三個月維持百分之一點六的水準;主要是食物類年漲百分之四點一八,水果更是漲百分之十三點五五;此外,外食費年增百分之三點五二,也創六十三個月以來新高。
什麼都漲!根據主計總處公布的資料,在七大類中,除食物類漲幅最顯著外,衣著類也漲百分之二點六四,主因為成衣上漲;雜項類也漲百分之一點八七,主因為部分洋菸調高售價所致;居住類漲百分之零點七五,主因為電價自去年十月起實施第二階段調漲,加以桶裝瓦斯價格也漲了百分之五點三四所致。
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五月整體漲幅達百分之六點七,創五年多以來新高。其中十二項呈現上漲,雞肉與豬肉漲幅更維持百分之十五的高檔,雞蛋價格也明顯上漲近百分之十。
若按商品性質別觀察,商品類漲百分之二點二三,其中屬一般家庭購買次數較高之非耐久性消費品,漲了百分之三點三四,半耐久性消費品也漲了百分之一點六三;服務類漲百分之一點一五,其中占CPI權數近百分之十的外食費,漲幅更是「破三」。
至於物價上漲對一般家庭影響,主計總處以每個月消費支出約六萬元的家庭為例,今年五月較去年同期得多支出九百六十六元,以食物類的費用增加最多,高達六百五十元,其中以外食費多支出二百一十三元最多,其次為水果費多支出一百八十九元,水產品費約增八十五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