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師生繪壁畫 逐鹿鄒族意象

人間社記者蕭惠珠嘉義報導 |2014.06.03
1853觀看次
字級
南華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研究所研一生林郁瑾(左)與賴智潔(右),正在彩繪鄒族勇士。圖/人間社記者蕭惠珠
佛光山慈善院主任妙仁法師(右二),帶領南華大學碩士生與教師走進部落,完成社區彩繪,成為當地新亮點。圖/人間社記者蕭惠珠

【人間社記者蕭惠珠嘉義報導】進入嘉義縣番路鄉逐鹿社區的永久屋部落,可見到活動中心展場牆上,出現「仿飾漆」壁畫;作品出自五位南華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研究所師生之手,充滿鄒族文化意象。逐鹿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尚峰滿意地說:「壁畫意境豐富,展場都亮起來,可望成為遊客了解部落的最佳導覽空間。」

由佛光山慈善院舉辦的「走進部落‧看見真原—生存、生活與生命之交流」活動列車,日前開進終站逐鹿社區,主任妙仁法師帶領南華五人團隊,到部落服務,以二天完成彩繪。

妙仁法師表示,社會瀰漫負面情緒,讓擁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到部落服務,聆聽原民災後重建的動人故事,感受堅韌生命力,可豐富成長之路。

「我只要求表現鹿與勇士意象,沒想到,學生設計的圖稿遠超出我預期,這會是最理想的鄒族文化故事牆!」楊尚峰說,逐鹿社區是鄒族祖先的獵場,勇士與梅花鹿最能傳達傳統狩獵文化,襯著遠山與山櫻花,意境優美,「很感謝學生為社區門面注入新氣象。」

「這群年輕人還提前一天報到,只為連夜打好底色。」楊尚峰表示,礙於經費,協會無法提供任何器材與津貼,「學生不僅義務設計、彩繪,連畫筆和梯子都自備,令人感動。」

統籌發想與設計的林裕強,是視覺與媒體藝術研究所研一生,與同學以「型染」方式彩繪;把顏料拍打到牆面,讓漸層有致的色彩,完美呈現「山在虛無縹緲間」的水墨畫效果,再透過紙樣與投影打出輪廓,再以拍打上色,一幅壯美的山林獵歌便成形。尤其是以有如鳳鳥圖騰串連的梅花鹿,相當吸睛。

「壁畫造景可展現獨特性,只要有人在此拍照、分享,就能讓人永遠記得『逐鹿』,達到最佳行銷。」林裕強表示,能夠以公益的方式奉獻創意,非常值得。

負責連繫的視覺與媒體藝術研究所教師曾惠貞,透過文化創意產業課程,帶學生參與這此公益服務,她強調,學生熱情又積極,還事前場勘,力求最佳表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