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問題 救救被施暴者 與施暴者

小森美登里 |2014.05.29
1423觀看次
字級

文/小森美登里

與其追究責任歸屬

面對問題更加重要

身為以一個沒有霸凌與暴力的溫和社會為目標的NPO法人Gentle Heart Project的理事,我在日本全國的學校、教育機構、人權團體等相關機構,舉辦有關心靈思考與生命教育的相關演講活動。

我之所以開始這麼做,是因為在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七日,當時我就讀高中一年級的獨生女香澄,因遭受霸凌自殺了。從那時候開始,我心中有著許許多多的疑問。包括當時我該怎麼做才能保護我的孩子?我有什麼沒有做到的地方?以及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後來發現,我對一件事始終感到耿耿於懷,我想那件事或許就是霸凌問題之所以遲遲無法解決的一大原因。那就是──當霸凌事件發生時,我們總設法找出事件的加害者,並將所有的責任都往加害者身上推,藉此凸顯自我的正當性。

近年來,每當發生學生自殺事件,學校就會馬上啟動所謂的「緊急保護人說明會」。看到這些家長們群起將老師視作壞人,聲嘶力竭地大聲指責老師的樣子,就會覺得家長們其實是在保護他們自己。的確,如果老師是為了保護自身而隱瞞事實真相的話,那是絕對不允許的事。然而,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站在第一線的老師身上,這樣好嗎?公平嗎?

面對這樣的問題,大人必須先思考的是,為了拯救那些輕生的孩子,身為老師及爸媽的大人們應該要做些什麼?或者不應該做些什麼?我們必須更進一步地反省,為什麼無法拯救一個孩子的生命?

該問題的所有相關人士都必須面對面研討出如何預防相同情況再次發生的對策,這比任何事情都要來得重要。當孩子因霸凌而失去生命時,我認為是我們應該要共同面對的問題,並視為所有大人的問題與責任。

我明白,霸凌不光只是我孩子的問題,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一個人的力量真的過於渺小。我不斷思考,該如何做才能將我個人這樣的經驗傳承給下一個時代──我發覺我必須將大家連結起來。

現在,站在不同立場的大人們都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不僅是文部科學省(相當於台灣的教育部)、家長、站在第一線的老師,以及整個地方、區域,都必須盡快採取並實施相關的因應對策。因為,我們現在談論的是孩子們的生命,是事關重大的問題,所以我們絕對不能再加以袖手旁觀了。試想,那些即使傷害他人也不覺得痛癢、只要自己過得好就好的人,他們將創造下一個時代,而且下個世代的人將生存其中──那將會是多麼令人感到恐懼、害怕的事啊!

「生命最珍貴」

這句話的意義

當我思考孩子的生命,同時我也開始去思考所謂「生命」的定義。我發現,當人們談論到「生命」時,相對地只會聯想到「肉體」;談到「死亡」時,也只會聯想到「肉體的消失」。

生命很珍貴,這是無庸置疑的事。然而,唯有肉體才是生命,難道心靈不是嗎?我認為,肉體與心靈兩者必須合而為一才是一個珍貴的生命。因此,即使肉體已經消失,心靈也能繼續存在。曾經失去親人的人或許能夠明白。就我個人來說,是我的孩子用她的生命告訴了我這個道理。至今,她仍讓我深刻地感受到心靈之於人有多麼重要。

遺憾的是,當我們不將生命視為是肉體與心靈的合一時,迷失心靈的人增加了,導致他們以自我為出發點,自私的想法氾濫到不顧對方的心靈,導致現在有許多人都覺得自己很孤獨。而那樣的孤獨,除了會將人們逼上死亡的絕路之外,也會驅使人們成為犯下罪孽的罪犯。

孩子們將創造下一個時代。為此,大人有許多必須負起的責任、必須採取的行動,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

我們對霸凌首先要有這樣的認識:會發生霸凌問題,不是「因為被害者太弱」的問題,關鍵在於我們必須去思考該如何面對加害者。

霸凌行為是一種強大到擁有足以讓人們輕生、奪去一個人生存能力的力量,並不是簡單一句「要讓心靈變得堅強」就能解決的問題。哪怕是大人,也不一定所有的人都擁有堅強的心靈力量。

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拾起「人不能傷害其他人」這樣的共識。沒有強者就能傷害弱者的道理。話說回來,我們根本就不應該把人分為強者和弱者,我們必須明白,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現在,許多大人教導孩子「有仇必報」,並視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結果讓孩子們在學校也做出了「有仇必報」的行為,導致霸凌陷入了惡性循環的狀態,形成無法解決的嚴重問題。因此,我們不能再將「有仇必報」視為理所當然。當所有人都明白這個道理時,我相信再也不會發生霸凌行為。

此外,身為大人的我們,如果能夠試著去回想「小時候的自己」,我認為或許也能從中獲得解決對策的指引。那些遺忘已久的小時候感受,說不定其中隱藏了重要的契機。

(本文摘自時報文化出版《一個沒有霸凌的教室》一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