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方塊 佛國的蘭花

陳怡蓁 |2014.05.20
1494觀看次
字級

文/陳怡蓁

三年前與夫婿張明正一起受邀去高雄佛光山演講。明正自訂了一個新奇的題目「雲端科技與禪定」,然後自嘲,「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將這兩件事扯到一塊兒來。」反正雲端有他頂著,我不過陪襯一下,也就輕鬆赴會,分享「隨意順心」的旅遊心得,未經刻意安排的旅程,反而有意想不到的奇遇,收穫更多。

散會後,慧傳師兄領著我們在山路上一面散步一面聊天。我看到道旁行列的樹上,掛著一盆盆金黃色盛開的小蘭花,不禁驚呼:「好美啊!是什麼花?」師兄笑著說:「黃金石斛蘭。」同時善體人意地請人端下一盆,用紙箱裝好,說:「送給你,帶回去種吧!」真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於是我一路捧著蘭花回到台北。高雄的陽光充足,陽明山卻陰溼多雨,我選了一棵猶有日照的老樹,就把南部來的蘭花鄭重託付給它。那鮮嫩的黃色襯著老樹皮的滄桑,別有一番風情!我每日走過,跟它們打招呼,就想起高雄的陽光,佛光山的寬廣,以及師兄的溫暖。兩個星期後,花謝了,心中不覺有些悵惘。但想著明年春天,花季會再來臨,也就釋懷。

冬天的陽明山比山下更冷三五度,蘭花葉漸呈枯黃,我有些擔憂,但想著佛國來的蘭花也許不至於如此脆弱,春暖花開之時必然再相遇,葉片雖枯黃還是能撐得過寒冬的。果然它撐過了兩個寒冬,莖葉健在,只是不曾再開花。我憐惜著憔悴的它,施肥澆水卻都不見起色。後來參加佛陀紀念館的活動時,又見到師兄,我心中有愧,避而不談蘭花。

今年三月,蘭花已經在溼冷的庭院中掙扎了三年,與它來時同時種下的紫藤,今年開始茁壯盛開,小小的蘭花卻還依附在老樹身上瑟縮。我看著它們良久,突然福至心靈:老樹已老,樹幹上還敷著膠布,會不會它已無力護花?於是我小心翼翼地捧下蘭花,將它移到對面的茄冬樹幹上。此樹年輕力壯,或許能為蘭花灌注活力。唯一的擔憂是,這個面向是晒不到太陽的。

第二天,去看望新搬家的蘭花,拍拍茄冬樹幹,請它好好照顧新鄰居。突然想起師兄曾說:「佛光山上的花草天天聽我們誦經,長得特別好!」帶點好玩的心情,我握住蘭花根莖,心中默念幾聲:「阿彌陀佛!」如此竟成了習慣, 天天去默禱。蘭花葉似乎漸漸綠油油了。

四月中旬,驚見一串褐色的花苞自莖葉處垂下來。我按捺住心中的狂喜,仍不免半信半疑,「究竟是花還魂?還是蔓草攀附?」繼續默禱,謹守住祕密,不肯跟旁人分享。日日探望,日日心焦。然後突然有一天的清晨,尚未走近那棵茄冬,就見到一片繁花似錦!近看時金黃色的,一朵朵小蘭花成串地綻放,清晨微風中,輕輕地搖擺,欣喜之情顯而易見。「阿彌陀佛!」我脫口而出。時隔三年,終於又見黃金石斛蘭!

是年輕的茄冬護花有功?還是聲聲默禱喚醒了佛國來的蘭花?這天地間自有相通的聲氣,人、樹與花也能培養默契,心意相通吧!天天欣賞著盛開的蘭花,天天看著它又一朵朵地謝去。終於只剩孤伶伶的兩三朵仍然掛在枝頭。輕輕道別, 不再惆悵,花開花謝總有時,期待明春再相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