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十二年國教即將上路,本周末的國中會考結束後,超額比序成績也將進入結算,全台許多招生區都採計「品德」,只要在該項目被記過或警告就無法獲得滿分,為免學生因記過而影響升學,不少學校最近都忙著幫學生銷過。
依據教育部規畫,每個招生區都應該至少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學生可以免試入學,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進入自己的第一志願,若申請人數超出學校招生名額,就會依超額比序項目作為入學評比的依據。因為將品德納入比序的評比項目,近來傳出有學校趕在成績結算前忙著為學生銷過。
中投區校長:銷過大不易
中投區的埔里國中家長鄭振雄說,孩子平時好好表現就不用太擔心,若真的被記過處罰,只要有心改過,學校也願意提供機會給予補救銷過,不影響入學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南投縣埔里國中校長全正文說,超額比序中採計「品德」項目,對學生有正面鼓勵和警惕的作用,讓孩子平時就能注重自身表現,而銷過也有一定程序,除了提出申請外,還要經過觀察期評估,看學生行為是否有所改善才能銷過,並不像外界想得那麼容易。
竹苗區校長:品德為根本
也將品德表現列入超額比序項目的竹苗區通霄國中校長張逢洲說,「品學兼優」顧名思義就是希望學生兼顧學業及品德,而品德為一切的根本,將有無獎懲作為比序標準很公平,沒有聽到反對聲浪。他指出,學校訂出功過相抵獎勵辦法,讓被記過學生用勞動服務將功贖罪、彌補過錯,以免影響升學,因此若是學生有心改過,可利用課後時間打掃公共區域,或協助整理校園環境。
屏東區校長:改過是本意
以屏東區而言,如果沒有任何記過紀錄(含銷過)就可拿八分,使得今年各校學生在「銷過」上特別賣力,有校長坦承今年真的會比往年「進步」很多。
鶴聲國中校長黃賢德也說,為了拿到多元學習表現的分數,學生在銷過的努力上,確實表現得比以前積極,而老師也「盯」得特別緊,只要發現有學生被記過,就會以勞動服務或其他表現輔導學生「銷過」,「知錯能改,不就是教育的本意嗎?」
內埔國中校長許世燦表示,過去有些學生可能不太在意被記過,現在都開始會思考,也願意藉由進行服務、改進自己偏差行為來換取抵銷,「這對學生有正向鼓勵作用」。
教部:要依規定合法註銷
國教署副署長黃子騰說,學期接近尾聲時,學校為了給學生「改過向善」的機會,不讓學生留下不好的紀錄,這是好事一件。
對於外界疑慮這些銷過,和超額比序有關,黃子騰認為,沒有推動十二年國教以前,學校就有制訂銷過辦法,讓學生有機會透過勞動服務,或是比賽得獎來抵銷記過,銷過行為不一定跟超額比序有關。他強調,只要銷過過程符合學校的規定,就沒有問題,目前也未接到有學校不按規定來銷過的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