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人生 種筍這回事

文與圖/陳怡如 |2014.05.14
2912觀看次
字級
圖/陳怡如
圖/吳學銘

文與圖/陳怡如

母親幫遠親打理土城山上房子,順便在周圍空地搭上竹棚架,種些自家吃的絲瓜、四季豆,去年底多了幾位親朋好友幫忙,大家想試種些經濟作物。

阿伯指著溪旁那片竹林說:「筍子賣得了好價錢,整理一下,或許趕得及來年夏天發筍。」好動的我自詡在營隊有拿過鋤頭經驗,毛遂自薦說要鋤地整土,孰不知,光是首關「去老竹」這項大工程,就進行了四個多月,完全顛覆自己對「農事乃體力至上」的刻板認知!

整理筍園的第一件工作是清竹頭,耗時又費力,卻也最重要,因為筍園的收成好壞及筍子的生長優劣,都在這階段決定了未來;鄰近的竹園甚至出動小型挖土機,直接剷除多年生的竹林群,將深埋土層的死筍頭和地下莖(俗稱竹頭)同時處理掉,快速又經濟。

我們清出的老竹頭團塊中,發現每塊至少都有七至十個筍頭,無法順利冒頭成筍的就在深土中乾枯,漸漸內蝕成凹洞。大家分工合作,先把被阿伯砍伐下來的死竹集中堆放,將可用的枝條以刀背敲下,日後晒乾可製成掃把,然後主戰役豋場——挖竹頭!

姑娘我翻土沒幾分鐘,地底傳來咚咚聲響,暗示清理戰線遇到了阻礙,向左挪了幾步,情況雷同,於是蹲下身以手撥開覆土,拿起鐵耙試試深度有多少,赫見剛挖到的只是一支老竹地下莖中的一小段,覆土下的這條莖,原貌竟有我大腿般粗壯!

轉身將手中的利器從防禦性鋤頭變為攻擊性尖斧,銳利刀口猛力朝地下莖擊去,一陣落雨似地揮砍,竹屑隨刀起刀落飄散四周,嗯,應該斷了吧?瞪眼一瞧,它依舊老神在在地無撤離地盤之意。尖斧不行,改用鋸刀,右手痠了換左手,鋸齒在地下莖的芽面反覆囓咬著,這樣,總會截斷吧?

幾回合下來,筍頭猶在,而我卻因全身蹲著用力太久,小腿抽筋,痛得癱坐在土坑上,先前的自信在這群發黑的筍頭前顯得氣虛許多。

「小姐,妳這樣做不行啦,一天清不完一個頭。」看出我的方法不當,阿伯拾起散落在腳邊的工具說:「找到老竹頭,先摸摸看它的地下莖往那兒竄,像這株的老莖到這裡就斷生,就改找有沒有和旁邊新竹的地下莖堆疊到。有的話,也要斬斷,死筍頭才會鬆動。」

話畢,他將左手的尖斧固定在我先前鑿出的缺口上,右手的鐵鎚敲擊於斧頭之上,兩相配合,切面擴大成又寬又深的V字型;此時,尖斧再一下,哇,斷了!接著鐵橇像鏢槍似地對準剛被破壞的切口狠狠落插而下,再以死筍頭為中心,時上時下、或左或右做鑿翻。禁不起如此拉筋挫骨式的翻扭,終於,筍頭連同地下莖整團被撬離埋土。

四個月過去了,節氣雨水剛走,竹頭清理仍在進行,大家希望趕得及春分前做好後續的施肥及填土,如此才算栽植完成。這與老天搶時間的倒數,竟也喚醒我準備大學聯考之後沉睡許久的鬥志,一休假就往山上竹園跑,時間、時間,等等我們吧!

(本文由「台北市婦女閱讀寫作協會」提供 http://mypaper.pchome.com.tw/melodywang10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