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五十歲女性退休治療師曾因氣喘住院,治療後持續用藥情況穩定,日前因忙碌忘記用藥,導致喘鳴、胸悶,被送急診。在醫師建議下,她用手機App記錄用藥情況及各項監測數據,病情獲得控制。
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治醫師柯信國表示,氣喘患者務必規則用藥,並監測氣喘變化,這對很多患者知易行難。
以這名女患者為例,她原以為是子宮肌瘤引起胃食道逆流,合併引發胸悶、咳嗽,但改善了胃食道逆流,仍持續氣喘,經規律用藥後,氣喘好轉,卻因返鄉照顧高齡父親忘記用藥,導致嚴重喘鳴、胸悶,晚上睡不好。醫師建議她以手機App 軟體,記錄用藥、尖峰吐氣流量等數值,才有效控制氣喘。
這套App原本只供iPhone的iOs系統免費下載,五月起Android系統手機也可下載使用,內容包括記錄用藥、空氣品質即時更新、氣喘控制測驗(ACT)和尖峰吐氣紀錄等,還會提醒回診時間,也有急性發作紀錄等功能。
柯信國指出,氣喘控制最重要的是規則用藥與監控,每天應規則使用吸入型類固醇藥物合併支氣管擴張劑,若急性發作可搭配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藥物。監控方面除了自我尖峰吐氣流量測量、問卷評估之外,應該定期回診進行肺功能檢測,確定自我肺功能數值是否恢復正常。
他提醒民眾,如果感冒後咳嗽超過一周未緩解,夜間出現胸悶、喘鳴,運動後常喘得很厲害,就要就醫檢查。氣喘患者需與醫師溝通藥物使用狀況,並可透過3C等產品記錄,學習與氣喘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