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誠品 三聯24小時書店

 |2014.05.13
1162觀看次
字級
北京三聯韜奮書店二十四小時營業,已改變北京民眾閱讀習慣。八歲的劉鎮(右)在夜晚到三聯韜奮書店與媽媽一同讀書,他正在讀《植物大戰僵屍》繪本。圖/新華社

【本報台北訊】跟隨誠品書店的腳步,大陸北京出現第一家二十四小時書店「三聯韜奮書店」,開啟二十四小時營業模式,一個月來銷售額比白天還高。大陸媒體爭相報導,「把二十四小時不打烊書店打造成城市的精神地標」,已成為三聯人奮鬥的目標。躍躍欲試的書店還有,首家民營二十四小時書店「二十四小時博書屋」預計五月底、六月初營業。

三聯韜奮書店一樓玻璃窗旁擺著幾張小桌椅,桌上還有閱讀燈,在夜幕映襯下,捧書夜讀自成一景,引得不少行人駐足。逛書店的朱曉說:「以前常去圖書館看書,自從三聯開始二十四小時營業,我更換了閱讀場地,每次都待到晚上十一時,這個星期就買了十多本書!」

大四學生路薇白天課業繁重。她說,「現在我可利用夜間來看書、買書,晚上公車不堵、地鐵不擠,來書店方便。」

相較八歲的劉鎮,上二年級的他開始看家裡的四大名著故事。他說,家人每周至少會帶他到三聯韜奮書店讀書一次,因為那裡的氛圍不一樣。

三聯韜奮書店改變北京民眾閱讀習慣,數據顯示,從四月八日起試運營十五天銷售收入九十八萬元,平均每天六點五萬元,夜晚銷售額幾乎超越過去白天的業績,而現在白天也成長了五成五。三聯書店總經理樊希安表示,「成效之好,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

據陸媒報導,北京市海淀區千家實體書店去年幾無盈利,去年上海已關閉二十七家和北京近三十家小規模書店,北京僅保留四家面積較大的書店。街邊大書店漸漸縮成了小書店,小書店變成了手機店,恐怕很多人很長時間沒去實體書店買過書了,愈來愈多人上網路買書。

大陸媒體評論指出,一家成功的二十四小時書店,應該坐落交通便利繁華地段,擁有舒適優雅環境,周遭最好能有配套的咖啡廳、便利店,更重要的是,這個城市要有書香文化氛圍。如果這些條件尚未成熟,閱讀氛圍也尚未營造好,二十四小時書店恐怕就得謹慎推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